許多產後媽媽都面臨著腹部鬆弛的困擾,傳統的仰臥起坐不僅效果有限,還可能造成腰部負擔。專業物理治療師建議,透過科學化的腹部深層肌訓練,能有效改善產後腹部無力的狀況。
腹橫肌是人體天然的束腹帶,負責維持核心穩定。產後因腹直肌分離,這層肌肉往往變得薄弱。研究顯示,正確的呼吸訓練配合特定動作,能在6-8週內明顯改善腹部線條。物理治療師王美玲指出:『重點不在做得多,而在做得對。』
對於腰部受傷的復健者,傳統核心訓練可能過於激烈。改良式的死蟲式動作,配合抗力球輔助,能安全強化深層肌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研究發現,每週3次、每次15分鐘的訓練,兩個月後疼痛指數降低47%。
初學者可以從最基礎的骨盆底肌收縮開始。平躺時想像阻止尿液流動的感覺,維持5秒後放鬆。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卻是重建核心力量的關鍵。健身教練張志明提醒:『呼吸要自然,避免憋氣造成血壓上升。』
進階者可以嘗試改良式平板支撐。將前臂置於抗力球上,保持脊椎中立位置。這能同時訓練平衡感與核心穩定。值得注意的是,產後未滿6週或傷口未癒合者,應先諮詢醫師意見。
辦公室族群也能隨時練習。坐姿時收縮下腹部,想像肚臍貼向脊椎的感覺。這種微訓練累積下來,每天可多消耗80-100大卡。營養師李婉萍建議:『搭配高蛋白飲食,肌肉修復效果更好。』
市面上常見的電刺激塑身儀器,雖然能暫時緊實肌肉,但無法取代主動訓練。國泰醫院復健組長陳志豪強調:『自主肌肉控制才是長久之計。』透過正確的深層肌訓練,不僅能改善體態,更能預防未來腰痛發生。
【其他文章推薦】
鳳凰電波資訊懶人包大公開
產後鬆弛怎麼辦?皮膚鬆弛如何改善?
海菲秀3步驟輕鬆找回水煮蛋光澤肌
臉部老化好明顯,該怎麼保養才能消除法令紋呢?
解決討人厭的雙下巴,消脂針成為新一代局部雕塑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