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斷開啟全球科技產業數十年未有大變局

合眾國訴微軟 :改變互聯網發展史的反垄斷案

1998年的科技界發生了幾件有趣的事情。

一家叫做亞馬遜(NASDAQ:AMZN)的網上書店發現業務增長迅猛,於是開始銷售其他商品品類;

“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炒魷魚”的喬布斯,在蘋果(NASDAQ:AAPL)瀕臨破產之際王者歸來,推出了“看起來不是電腦”的果凍狀個人電腦 ——iMac;

兩個斯坦福大學的在讀博士生Larry Page和Sergey Brin發表了一篇關於搜索引擎的論文。同年,他們用這個算法和原型成立了一家名字很奇怪的公司——Google(NASDAQ:GOOGL)。

但以上這些事件都比不上同年發生的另一件事對之後的二十幾年科技界的影響來得大。1998年5月,美國聯邦司法部和20個州的總檢察長,對當時地球上最有權勢的科技巨頭 —— 微軟公司(NASDAQ:MSFT)發起了反垄斷訴訟。

這場舉世矚目的官司曠日持久、耗費巨大,橫跨克林頓與小布什兩屆美國政府。微軟一度面臨像當年AT&T一樣被拆分的風險。

最終,聯邦上訴法庭在沒有推翻初審法院對垄斷事實的認定的情況下,與微軟就懲罰方式達成了和解——微軟被強制向第三方軟件開發商開放Windows操作系統的應用程序接口 (API),同時微軟不得在windows上對安裝Java設置任何障礙。

“讓我們切斷他們 (網景瀏覽器) 的氧氣,碾碎他們 (Let’s take away their oxygen supply and crush them)“ —— 微軟內部郵件

現在熱衷於分享閱讀筆記的大慈善家比爾蓋茨,在二十幾年前卻是對競爭對手毫不留情的科技界暴君,是眾多文藝作品中的究極惡棍形象,是谷歌曾經座右銘“Don’t be evil”的那個evil。

在微軟如日中天的90年代,其在個人電腦操作系統上有絕對垄斷地位。這段時間只有兩家公司曾經威脅到了它的統治地位。一家叫做網景 (Netscape),一家叫做Sun。

前者開發了第一個商用瀏覽器Netscape Navigator。後者發明了互聯網時代的第一程序語言Java。這兩家公司的產品有個共同點,他們都試圖通過打造某種標準化、跨平台的中間件 (middleware,對網景來說是瀏覽器,對Sun來說是Java和Java虛擬機),來實現用戶與應用程序的交互。

當微軟意識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的時候,網景瀏覽器已經佔領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1995年網景與Sun組成了戰略同盟,同意在網景瀏覽器上面預裝Java運行環境。

當時業界普遍認為,隨着網站的繁榮,網景瀏覽器將成為新的事實上的“操作系統”,讓Windows成為歷史。顯然,這是微軟無法接受的。要知道,微軟賴以生存的Windows本身就是介於應用程序和硬件之間的中間件。

微軟90年代創下的最高市值紀錄直到2012年才被蘋果打破。網景公司創下了從成立到上市僅用時一年的最快紀錄。

微軟當年是怎麼對付競爭對手的呢?

垄斷巨頭有那麼幾個招數屢試不爽:比如通過用主營業務的收入對新興業務進行補貼來與競爭對手打價格戰——網景公司瀏覽器雖然對個人是免費的,但是商業用途是要收費的。而微軟的IE瀏覽器對個人和商業用途統統免費。

比如抄襲 ——微軟自己開發的Java虛擬機 (JVM) 與Sun公司的JVM不兼容,微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盡可能的加大Java應用程序跨平台移植的難度”。

再比如,微軟利用自己在操作系統上的垄斷地位,威逼利誘主機生產商安裝綁定IE瀏覽器的windows操作系統,甚至脅迫另一個巨頭Intel公司停止協助Sun對Java這個新興技術進行改進。

美劇《硅谷》裏面的大反派Gavin Belson一語點破:“我的passion是通過技術創新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但這件事最好只有我來做。”

“在多年敦促政府 (介入微軟垄斷) 的努力未果之後,到了1998年,網景公司的屍體已經在太平間躺平了。” — Gary Reback, 網景公司的控方律師

年輕的網景公司帶來了許多開創性的技術——cookies通過追蹤用戶狀態使得購物車,個性化廣告成為可能;JavaScript是跨瀏覽器的前端標準語言,frame大大提高了瀏覽的效率,使網頁微服務成為可能。這些現在看來習以為常的技術奠定了互聯網繁榮的基礎。

當司法部與微軟達成和解,微軟逃脫被拆分的命運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政府在科技強權面前妥協了。但其實這種說法低估了這個跨世紀訴訟的歷史意義。

事實上,在幹掉網景之後,IE瀏覽器曾一度佔領98%的市場份額。年輕的谷歌曾經十分擔心網景的厄運發生在自己身上。

既然任何人要想登陸谷歌的網站必須先在瀏覽器的地址欄打入www.google.com,微軟有100種把谷歌按在地上摩擦的辦法。

比如:當你按回車的時候,微軟完全可以彈出一個紅色窗口,聲稱 ”經用戶舉報,這是一個危險的網站,它會在未經你同意的情況下拿走你的個人數據,並用來盈利。” 更何況如果微軟真的這麼說,它也沒有說謊……

微軟為什麼沒有用當年對付網景和Java的手段對付谷歌呢?正是出於對反垄斷法的忌憚。

“正是因為這個反垄斷訴訟,才會有現在的Google。沒有別的理由。” 當年代表網景公司的反垄斷律師Gary Reback說。

Don’t be evil(不作惡)

——谷歌座右銘, 生於2004年,卒於2015年。

時間來到2020年7月29日,國會山。美國眾議院正對四大科技巨頭進行不公平競爭的聽證會。很顯然國會是有備而來。不可一世的科技大佬在詳實的證據面前就像被逮住抄作業的小學生一樣支支吾吾。

總結一下美國這輪big tech investigation時間線:

2019年中,美國眾議院開始調查四大科技公司的垄斷行為;

2019年中 – 2020年7月,國會舉行了若干次小規模聽證會;

2020年7月29日,國會召集亞馬遜,蘋果,臉書,谷歌四大科技巨頭舉行反垄斷聽證會,這也是首次四大公司的CEO同時出席聽證會;

2020年10月上旬 (預計),美國眾議院出台科技巨頭反垄斷最終調查報告。

四大互聯網科技巨頭的垄斷行為各有千秋,其中以谷歌的数字廣告業務最具代表性。

互聯網廣告可以大致分為展示廣告(display ads)和點擊廣告(click-based ads)。前者按廣告被展示的次數(pay by impression)計價,而後者根據用戶的反饋來計價 (pay by click)。

不管哪種模型,作為互聯網廣告業的買方,廣告主(比如本地的一家洗衣店) 感興趣的是賣方網頁上的廣告位。互聯網廣告產業中主要採用競價模式,而這個廣告位就是競標的標的。

谷歌在数字廣告產業鏈條中兼具多重身份。谷歌既為買方即廣告主提供軟件服務 (demand-side platform, 最常見的操作包括關鍵詞競價和定向廣告投放),也為賣方 (publisher, 比如華盛頓郵報) 提供中介服務, 同時它也經營着最大的在線廣告交易所(Ad exchange),同時它還是一個主要的賣方,出售谷歌搜索欄有機搜索結果上方的廣告位。

如果一家公司同時是買方,賣方和中介,這裏面有明顯的利益衝突,僅僅靠一句空洞的”不作惡”公司座右銘來進行自我約束是絕對不夠的。正如眾議員Pramila Jayapal在質詢中指出的,這樣的行為是典型的內線交易,很早以前在華爾街出現過,直到政府介入對行業進行監管。

有趣的是,谷歌在以上所有的角色中都佔據市場主導地位,而這一切都是基於它在互聯網搜索引擎入口這一不可撼動的垄斷地位。

互聯網公司應該被監管嗎?

如果一個產品讓你免費使用,那麼你得知道,你自己也是產品的一部分。

答案是肯定的。

公司的首要職責是為股東創造價值,這並不一定需要創新,更不一定與社會或國家利益一致。如果沒有競爭,垄斷巨頭可以自行決定創新的節奏,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貝爾實驗室的一位工程師發明了第一台電話留言機,然而AT&T卻取消了這個項目,原因是管理層認為留言機的使用會減少電話的使用。

離開了適當的監管,任何行業都會不可避免的墮落為一個缺乏競爭的垄斷行業,科技行業也不例外。沒有遺產稅,沒有資本增值稅,幾乎沒有反垄斷法案的香港是垄斷資本家的天堂。比起投資不確定性更大的科技產業,香港資本家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炒地皮。

目前科技界的監管缺失有好幾個原因:

一方面,從微軟的”freedom to innovate”,到facebook的”move fast, break things”,長久以來科技公司一邊強調大平台所產生的規模效應有利於創新,從而能更好的服務於用戶;一邊販賣“不作惡”,“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小清新人設。再加上科技界大佬通常年輕有為,白手起家,是21世紀美國夢的最好詮釋,符合美國主旋律。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在對科技行業進行監管這一議題上面是謹慎的,而且立法機構通常很難形成跨黨派共識。這兩方面原因共同解釋了為什麼自從微軟反垄斷案以來,科技公司幾乎沒有面對實質性的監管。

注:反垄斷措施通常更可能發生在信奉政府應該有所作為的民主黨執政時期。微軟反垄斷案就發生在民主黨克林頓政府時期。此案初審法院判決微軟必須拆分成兩個公司,一個開發操作系統,另一個開發操作系統上的應用程序。而新上台的共和黨小布什政府在微軟上訴后與其達成和解,微軟通過開放Windows的API避免了被拆分的命運。

再比如,共和黨特朗普政府批准了T-Mobile和Sprint的合併,美國的5G電信運營商由四個減為三個 (AT&T, Verizon, T-Mobile),同樣的併購提案在民主黨奧巴馬政府時期以保護競爭的理由被否決了。

It’s the data, stupid!

至於如何對互聯網巨頭進行監管,需要先搞清楚互聯網公司的核心資產到底是什麼。從資本主義的觀點來看,數據是21世紀的資本資產;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看,數據是21世紀最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料。

如果你認為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他們酷炫的機器學習模型的話,那麼恭喜你,你被愚弄了。炫酷的模型不過是人工智能時代的鋤頭,數據才是金礦。有朝一日金礦開放了,在資本的刺激下,什麼樣的鋤頭都能給你造出來。

在討論打破互聯網巨頭垄斷的具體措施之前,需要先認識到數據,特別是消費者產生的數據具有以下特點:

1.不像石油或者礦產這樣的有限資源,數據是無窮無盡的。而且當你利用數據的時候會產生更多的數據(metadata),如此循環往複。

2.數據的邊際開發成本趨近於零。

3.數據作為一種資源,它的開發不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說數據有公共資產的特點,類似於交通基礎設施。

Let the show begin

新興行業的監管機構應當具備新興行業的特點。互聯網產業最大的特點就是“敏捷開發”,那麼新的監管機構應該也要能做到”敏捷監管”。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打破科技巨頭的垄斷呢?分拆管用嗎?對於這個問題需要意識到,分拆只是打破垄斷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反垄斷真正的目的應該永遠是鼓勵競爭。如果鼓勵競爭意味着需要讓競爭對手能夠在你的核心產品上開發,so be it! 如果鼓勵競爭意味着強制開放你的專利,so be it!

對於垄斷數據的互聯網巨頭,如果開放數據是僅有的恢復競爭的辦法,美國政府一定會這麼做。

不誇張地說,美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史就是一部垄斷與反垄斷的博弈史。

曾任奧巴馬政府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的Tom Wheeler提議成立新的針對互聯網巨頭的直屬國會的監管機構——数字平台總署 (Digital Platform Agency)。

至於為什麼不在現有框架下進行監管,Wheeler認為,現有的產業監管機構如聯邦貿易委員會 (FTA),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 沒有足夠的資源對互聯網產業進行監管,而且這些成立於工業時代的機構也不具備監管互聯網產業的專業技術。Wheeler進一步認為,DPA的監管方式應該摒棄事無巨細的法規,而應該側重於風險控制。

DPA應該與產業界基於duty of care & duty to deal共同制定行為準則。但最重要的是,DPA應該與幾大平台一起,就數據開放共享達成共識並確定時間表。

Duty of care與Duty to deal是英美法體系下兩個具有公理性質的概念。他們共同構成了監管互聯網巨頭的法理基礎。

Duty of care – 第三方生產的輪子出了問題,整車製造商也有責任。

Duty to deal – 如果你經營着一條河上的唯一一艘渡輪,那麼不好意思,你也得允許別人來渡輪上賣盒飯。

在7月29日國會聽證會的最後發言中,眾議院反垄斷委員會主席David Cicilline總結陳詞:“從洛克菲勒到卡耐基,再到比爾蓋茨和四大科技公司,產業變了,但是垄斷巨頭的行為沒有本質變化。”

哪怕對現有立法不做任何增改,科技巨頭的行為也觸犯了反垄斷法。在9月2日做客布魯金斯學會的一期訪談節目中,David Cicilline又提到,”解決四大科技巨頭的垄斷問題將是新一屆國會的top priority。”

大多數科技公司的員工可能還專註於享受公司提供的免費午餐,而沒有意識到美國國家意志對於打破科技巨頭垄斷的嚴肅性。鼎盛時期的AT&T和微軟,都達到甚至超過了現在四大科技公司的地位。而美國政府都毫不猶豫的打破了他們的垄斷。而打破垄斷的方式,則是通過為垄斷巨頭的競爭對手提供原材料,恢復競爭,為行業注入生命力。

哪個公司的垄斷程度最高?很簡單,看哪個公司的免費午餐最豐盛,哪個公司的員工最輕鬆就知道了。硅谷工程師們引以為豪的免費午餐,上世紀國企改制以前的中國國營大廠也有。

谷歌和國營大廠有許多共同點,比如他們都不擔心市場競爭,比如他們的員工都喜歡穿帶有公司標識的衣服,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廈崩塌。

1956年,美國政府強制AT&T授權他們的專利。這其中包括兩項促成信息產業繁榮的關鍵技術:晶體管和調製解調器。

The old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

曾經的科技界班霸比爾蓋茨現在是一位醉心公益事業消除疾病與貧窮的慈祥老人;赤腳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科技界頑童Marc Andreessen後來成立了風投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 特別熱衷於投資共享經濟;在任職於Sun公司時期負責Java業務而飽受微軟欺凌之苦的Eric Schmidt後來執掌谷歌長達10年,有趣的是,他用與微軟同樣的手段對付競爭者。

卸任后的他現在是美國國防部的科創顧問委員會主席,近期密集發聲,認為科技巨頭的垄斷地位已經阻礙了創新,呼籲美國政府介入打破僵局。

長期以來信奉自由意志主義的美國科技界一直在上演着勇者斗惡龍的好戲。只是曾經的勇者往往是現在的惡龍。

2020年10月7日,國會針對科技巨頭不正當競爭的調查報告已經發布,共計450頁。如果國會認為無需對現行法律進行修改即可約束科技巨頭的行為,那麼美國政府可能很快就會採取行動。不過有趣的是,由於與多數派民主黨就介入措施未能達成一致,共和黨議員先行發布了一份少數派報告。

科技行業很有可能會迎來數十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於有冒險精神的創業者來說會有很多機會。

那麼問題來了,科技行業從業者要怎麼辦,LeetCode(力扣)上面的題還刷不刷?

對於這個問題,一位來自東方的創業大神早已給出了答案。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Let the show begin

【本文作者盧蔚,由合作夥伴微信公眾號:錦緞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當舖可典當的物品有哪些?

※找尋台北當舖,可以台北汽車借款台北機車借款免留車服務

房屋借款該注意什麼?

※推薦優質三重當舖,機車借款免留車首選

中和當舖利息如何計算?抵押期限多久?

※為何支票貼現銀行限制多?

台中汽機車借款免留車,借款不求人!

首發|好運達智創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基於視覺智能引領基建轉型升級

近日,軌道交通及裝配式建築行業智能工廠領軍企業「好運達智創」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博信基金,雲岫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軌道交通智能化生產線已有產品的規模化複製及裝配式新產品的研發。

首創軌交混凝土預製領域智能工廠,成為行業破局者

軌道交通是新基建中投資規模最大的領域。中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力度每年超過8000億元,城市軌交投資額近6000億元,但軌交行業上游混凝土預製領域仍非常傳統,幾乎完全依賴人工,上游生產端也面臨着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廢品率高、材料浪費等諸多痛點,轉型需求迫切。因此,從2014年起,國鐵集團要求鐵路建設過程中達到智能化、科技化乃至無人化。

智者先行,故從者眾。好運達智創科技是以“智創工程”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製造2025”智能工廠軟硬件一站式解決方案的行業領軍者,創下了行業內的多個第一——在混凝土製品領域推出第一個裂紋智能檢測系統,建成軌道交通產業第一個智能工廠,第一個構建土木工程建設的精益管理體系,第一個推動基建行業走向無人化作業,第一個在軌道交通軌枕生產中運用PHM(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技術監測設備狀態……

以好運達智創軌道交通產業混凝土製品智能工廠中的軌枕裂紋智能檢測系統為例。通過工藝創新,該系統可使軌枕表面裂紋檢測準確率從最初的99.2%升級到目前的99.95%。

首先,機器視覺系統可對軌枕表面的三維尺寸進行掃描,生成3D立體模型;同時,系統可在軌枕表面打印唯一身份標識,並生成軌枕外觀尺寸數據分析報告及檢驗批。在此期間,數據不可進行人為修改,不良品也將被自動分揀和淘汰。

好運達智創CEO鄭翼表示,整套軌道交通產業混凝土預製件智能工廠的解決方案,能幫助基建行業踐行机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在綠色安全生產的同時降本增效,給客戶帶來多維度的價值。

自建品牌共定標準,建立極高競爭壁壘

好運達智創在軌道交通智能製造領域擁有400多項技術專利。目前,智能工廠項目在基建領域遍地開花,進入國內眾多鐵路項目中,如京張鐵路、鄭萬鐵路、張吉懷鐵路、汕汕鐵路、鄭濟鐵路、京雄鐵路等。而好運達智創研發的京張高鐵雙塊式軌枕智能工廠項目更是曾獲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公司“行業最高水平”的評價。

此外,好運達智創也幫助國內許多市政工程、住建工程等紛紛踏入“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中。

作為先發者,好運達智創已打造17個標杆項目,制定了5項智能工廠團體標準。公司還成立軌道交通智能工廠聯盟,彙集了中交、中鐵建、中鐵等建設單位,專業委員會,智能製造骨幹企業及科研機構等機構的力量,致力於一起推動建築領域智能化無人化的落地。

目前,好運達智創已完成5代的技術迭代,以產品化的方式出貨,進入規模化複製階段。本輪融資完成后,好運達智創將立足軌道交通,拓展裝配式建築的生產環節,進一步增強好運達智創在國際國內基建領域的競爭力,致力於成為世界級智能工廠領導者!

博信基金董事長陳可表示:好運達智控科技通過混凝土產業的高端應用領域、軌道交通行業切入市場,在短期內形成了較高的壁壘,在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硬件系統的支撐下,成為軌交行業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全鏈智能工廠裝備供應商,創新性地使混凝土預製件製備能夠完全實現無人化生產、數據化檢測,大幅提升了我國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建造質量及建造效率。隨着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勞動力成本將不斷攀升。好運達所具備的強大科技實力及先發優勢,必定能提升基建領域的智能製造水平,減少勞動力緊缺帶來的挑戰。

雲岫資本董事總經理符志龍表示:相比汽車、3C等熱門場景,重勞動、高污染的基建場景更需成熟的自動化解決方案。過去,鄭總率領的團隊憑藉踏實肯乾的行事作風和過硬的技術應用已不斷獲取客戶信任,獲得規模化的訂單,未來,更將從千億級的軌道交通場景切入萬億級的裝配式建築市場,實現成為世界級智能工廠領導者的遠大願景!

【本文為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註明來源(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繫授權。如不遵守,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

【其他文章推薦】

※急需用錢就找三民區當舖.苓雅區當舖,利息低輕鬆借輕鬆還

鳳山汽機車借款免留車,不必擔心無車可用

台北借錢公司,即時紓困快速周轉    

房屋借款該注意什麼?

刷卡換現金怎麼選最划算

※找尋鳳山當舖合法安全的融資公司

台北汽車借款流程有哪些?

瘋狂的芯片:長跑型行業短期內爆發

資本看似有超前意識,卻總是被動地對潮流做出反應:爭先恐后地下注芯片業,擔心錯過大買賣。

2020年的芯片業,就在一種封鎖的寒冬和資本助推的前景期望中躁動不安。

一個多年來默默發展的行業突然就成了風口行業。2020年,美國加大了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力度,包括芯片的封禁和斷供。國內芯片市場在自力更生的意氣中突然升溫。

7月,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提供14納米製程的芯片企業中芯國際,以及“國產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相繼登陸科創板,把這一波芯片的狂歡推向了高潮。

新股成百倍認購、首日股價飆漲超200%、市值突破千億大關……一連串眼花繚亂的数字,讓外界直呼“國產芯片的春天來了”。但在繁華背後,是另外一番景象:部分企業研發佔比過小、工藝水準大幅落後於國外、多地出現芯片項目跑路與爆雷……一場“芯片大躍進”正在上演。

芯片企業站隊上市 首日大漲超200%成“標配”

2019年,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中,睿創微納、瀾起科技、中微公司、樂鑫科技、安集科技皆為集成電路企業,覆蓋半導體產業鏈的材料、設備、IC設計等環節,佔據了五分之一的席位。2020年,科創板仍是芯片公司上市的熱門地。

據騰訊科技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0年11月中下旬,已經至少有11家芯片企業在科創板完成了上市。截至11月25日,科創板新上市公司為39家,芯片半導體相關企業佔比近30%。此外,還有數家企業已經提交了招股書,正在等待過會審批。

公開報道显示,上述11家芯片企業上市首日,有9家在上市首日漲幅超過了200%,另外兩家的漲幅也都超過了100%;截止到12月1日,有7家企業的最高漲幅都超過了300%。

截止到10月底,2020年上市新股達到了331隻,上市以來平均漲幅174.12%,也就是說,今年新上市的芯片企業的漲幅,遠高於市場的整體水平。

即使是2019年首批掛牌科創板的公司,如睿創微納、安集科技,今年的漲幅也都超過了100%,超過疫情期間大火的醫療公司(心脈醫療、南微醫學)的股價漲幅。

可見資本對於芯片超乎尋常的熱情。

資本瘋狂布局 湧入金額遠超去年同期水平

股價飆升的狂歡之下,是資本的集結與鼓噪。太多投資公司在2020年將目光對準了芯片行業。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的數據显示,截止到2020年10月底,中國半導體公司通過公開募股、定向增發和出售資產等方式籌集了近380億美元資金,與2019年全年相比增長一倍還多。

與此同時,企業登記跟蹤機構的數據显示,2020年已有5萬多家中國公司註冊了與半導體相關的業務,這一紀錄是五年前總數的四倍。

有媒體報道稱,這些公司包括房地產開發商、水泥製造商,甚至餐飲企業等與芯片行業關聯較少的公司,但所有這些公司都在將自己重塑為芯片公司,以期從激勵計劃中獲益。

清科私募通數據显示,今年1-10月,國內VC/PE投資半導體的項目達345個,去年同期為376個,2018年同期為311個。儘管項目減少,但融資規模大增,前10月達711.3億元(僅統計披露融資額的項目,下同),去年同期為284.45億元,2018年同期為222.42億元。

截止到今年10月,在IT桔子的“芯片”、“半導體”名錄下,共有近100起投資事件被披露,投資金額同樣達到了數百億級別,投資方涵蓋以IDG資本為代表的投資公司,以及以小米、聯想、比亞迪、中興為代表的巨頭終端公司。

除此之外,“國家隊”也正在大規模進軍芯片、集成電路領域。

5月15日,中芯國際發公告披露,其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與國家大基金一期、二期、 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一期及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訂立新合同及新增資擴股協議。國家大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將分別對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和7.5億美元(合計約合160億元人民幣)。

9月18日,在2020年廣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論壇上,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亮相,基金首期規模200億元。

對於資金大規模進入到芯片、集成電路領域,順為資本合作人李銳笑稱“比投到房子的錢少多了”。

李銳對騰訊科技表示,資金湧入一定有它的合理性,一方面確實有跟風的熱潮,但另一面也有產業邏輯。在當前的局勢下,未來國內芯片行業,很可能會出現中國自己的德州儀器、博通,而這些已經在場上的选手可能有更好的機會,因為他們有一定的技術和產品,他們可能會走在前面。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所以有更多的資金湧進,好處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有更多的錢,有更長的時間,讓芯片公司做出好的產品。

但李銳也談到了弊端:芯片創業是九死一生的,大部分公司會垮掉,如果成本過高,或者是成長不及預期,對於財務投資人來說,也是有更高的風險。“但宏觀上來看,一定的熱潮,是對行業發展有幫助的。”李銳總結道。

豐年資本合伙人趙豐認為,資本一擁而上的現象不可避免會帶來一定的泡沫,從短期來看能為產業提供更多的資金。但是從長期來看,泡沫註定會迎來破滅的那一天,泡沫破滅伴隨的可能就是一段時間的寒冬,這種劇烈的波動並不有利於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尤其是半導體這種“長跑型”的行業;另外泡沫的破滅不可避免地會誤傷一批優秀的企業,把一批好苗子在寒冬中給凍死。

半導體產業是豐年資本重點布局的賽道,在投資了如勝科納米、矽電半導體、芯願景、強一半導體等眾多項目后,趙豐認為資本要挖掘企業真實的價值,同時要對風險有敏銳的嗅覺。

因為利益和風險永遠都是相匹配的。他認為,投資芯片的風險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投錯的風險,在熱潮中企業眾多、團隊眾多,到底哪些方向是正確的,哪些企業是真正有細分龍頭潛力的,需要用專業的眼光和對產業深刻的理解去判斷;另外一方面,是投貴的風險,今年芯片投資的價格明顯普遍大幅度上升,還是要堅守住自己對產業的理解和洞察,才能不隨波逐流,找到屬於自己機會。

針對芯片、元器件等領域,IDG資本早在1994年就開始聚焦產業鏈上下游做廣泛布局,如風華高科、晶晨半導體、芯原微电子、銳迪科(RDA)等。對於今年的投資熱潮,IDG資本合伙人李驍軍表示,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經過多年的積累,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目前依然任重而道遠。硬科技領域是需要長期研發投入和持續積累,才能形成原創技術,這種原創目前在中國變得越來越有必要。所以IDG願意陪伴優質的企業穿越周期,支持他們實現創新突破。

“目前中國的半導體芯片公司雖處於高速發展期,但體量都還比較小。有的芯片設計類的公司,通常只有一條產品線。但未來我們認為一定會有龍頭企業出現。”李驍軍總結道。

資本瘋狂湧入背後:自力更生 中國內地10年或成全球最大芯片工廠

這一輪芯片產業的升溫,可以追溯到2018年美國政府接連制裁中興、華為,2020年又把中芯國際等芯片公司加入了“黑名單”,從而激發了國內對於“國產芯片要自力更生”的熱潮。

日經中文網曾指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按金額計算佔全球的四成。但自給率被認為僅佔一成左右,2017年半導體的進口額超過石油,達到2600億美元。

對於這樣的數據,不少企業家表示過擔憂。百度CEO李彥宏曾表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過程當中,對於高端芯片而言,其實一直依賴進口,這是我們這一代IT人心中永遠的痛。

李驍軍也提到了兩國芯片的實力差距:“中國在芯片上比較領先的是芯片設計,芯片製造、封裝測試等環節相對來說還是短板。但即便是芯片設計領域,我們看美國和歐美芯片設計公司市值前十的,排第十的也有300億美金左右的市值;從公司收入來講,中國的前十名企業的收入加起來是美國前十名的1/30。所以從整體上看,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差距的。”

央視新聞報道稱,國務院發布的相關數據显示,中國芯片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70%,而2019年我國芯片自給率僅為30%左右。

美國媒體認為,特朗普今年禁止向華為和中興出口關鍵技術的舉措,引發中國企業競相增加國內半導體來源,芯片對智能手機、汽車以及其他中國出口商品來說正越來越重要。

美媒援引雲岫資本董事總經理趙占祥說的話說:”這關係到保護你的供應鏈的安全。你永遠不知道你是否是美國黑名單的下一個目標。”

在李銳看來,美國的打壓制裁,會讓國內更多的終端產業去考慮供應鏈的安全,這本身就是機遇所在。從宏觀來講,美國加大打壓,國家加大重視,都會使更多的資金、更多的人才涌到這個跑道,有利的就是看更多追趕和超越的機會,弊端則是會使得研發成本、製造成本以及技術交流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國芯片產業能否在美國的打壓之下,實現彎道超車?對於這個問題,李驍軍強調:“中國是一個內需足夠大的市場,能自我形成有效市場,這將使得更多全球化的科技企業未來會在中國產生。目前新一代電動車、IOT方面對芯片的需求都很高。此外,中國有很多優質的人才,包括本土積累的人才以及從海外迴流的人才;加之,政府政策的积極引導,以及資本的加持,都會產生积極的促進作用。”

芯片產業的發源地是美國,並逐漸轉移到了日韓以及中國台灣地區,但伴隨着國內對芯片產業的重視加深,以及資金大量湧入、企業加大布局,芯片產業的主陣地也正在向中國內地轉移。《華爾街日報》預測,預計在2030年,中國大陸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工廠。

隱憂:部分企業研發佔比過少 多地項目接連爆雷

但在資本的火熱同時,芯片行業的隱患也逐漸暴露出來。

芯片公司從本質上來說,依舊是科技公司屬性,所以研發費用是必不可少的支出。騰訊科技整理了2020年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年報、以及待上市公司的招股書,數據显示,在18家企業中,有8家在2019年的研發佔比不足10%,佔比超過了40%。

另外一組數據显示,國際芯片巨頭高通、英特爾全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25%、18.6%,支出超過了百億美元。相比之下,國內芯片公司的研發投入,確實略遜一籌。

不過,對於國內芯片公司對於產品線的研發投入,李銳也有自己的看法:“每一代芯片產品都有一個迭代周期,有研發期、測試期、量產導入期、成熟期、衰退期。如果是在公司早期處於研發階段的時候,公司的產品研發投入比就是無窮大且波動幅度較大,因為只有研發費用卻沒有收入;但是如果發展到產品線成熟期的時候,假設不開始研發下一款產品,那麼研發的成本佔比並不高,尤其當這一款產品特別成功的時候。目前國內早期芯片企業的產品系列還不夠豐富,所以研發投入比有波動是正常的;而反觀國外發展更為成熟的企業,例如高通等,因其產品線比較完善和豐富,所以從當前的產品研發投入比來看,是高於國內初創企業不少的。看好我國芯片行業的長期發展。”

除卻研發不足的爭議之外,芯片項目的爆雷也在蔓延。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9月1日,國內新增半導體企業7021家,僅在上半年,已有江蘇、安徽、浙江等21個省份,超140個半導體項目落地。

但大規模立項的同時,芯片企業爆雷的現象也正在上演。

5月,曾宣布在成都建廠、市政府投資規模超過70億的格芯宣布,鑒於公司運營現狀,公司將於本通知發布之日起正式停工、停業。

7月,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已提交破產申請。該公司曾於2015年落戶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號稱超過30億美元,被媒體稱為“彌補南京电子信息產業‘缺芯’的不足”。

9月,總投資額達到1280億元的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爛尾。武漢弘芯不僅沒有生產出一塊芯片,甚至其宣稱的大陸唯一一台7nm光刻機,還沒有開始啟用,就直接被拿出來抵押貸款,換了5.8億。

10月,據《紅星新聞》報道稱,河北“明星”芯片廠昂揚公司夭折,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佔地面積255畝,主要生產第八代高端大功率IGBT芯片,還先後被列為石家莊及河北省重點項目。但是2018年昂揚公司的芯片項目就爛尾了。

截至目前,除武漢弘芯、南京德科碼、成都格芯之外,連同陝西坤同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淮安德淮半導體有限公司,共計五省六個百億級項目,被證實爛尾或者主要負責人跑路。

豐年資本合伙人趙豐認為,芯片行業有其自身的產業發展規律,區別於互聯網、消費等行業,科技製造型企業的發展需要長期紮實的沉澱積累,需要從最基礎的工作逐步做起,沒有什麼取巧的辦法,因此它的成長速度一定是相對較慢的。儘管增長的速度不像互聯網那樣呈“爆髮式”,但中國半導體產業仍然是目前最明確且具有巨大增長空間的市場,因此資本對它的青睞不難理解。但資金更關注預期和熱點,隨着資金湧入的速度已經超出了企業發展的速度,這就形成了一種錯配。

針對芯片業不規範現象,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國內投資集成電路產業的熱情不斷高漲,一些沒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三無”企業投身集成電路行業,個別地方對集成電路發展的規律認識不夠,盲目上項目,低水平重複建設風險顯現,甚至有個別項目建設停滯、廠房空置,造成資源浪費。

孟瑋強調,下一步將引導地方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的風險認識,按照“誰支持、誰負責”原則,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發重大風險的,予以通報問責。

未來,當行業伴生着泡沫逐漸趨於規範,芯片業的幸事應該是經營者的商業探索主導了產業,資本成了輔助力量。企業會更加明白要對客戶有價值才是商業的本質,單純取悅資本是不可持續的。

【本文作者孫實,由合作夥伴騰訊科技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高雄合法當舖,政府立案是借貸最佳選擇

中山區汽車借款.中山區機車借款當舖,有到府服務嗎?

中和汽車借款.中和機車借款免留車,快速過件助你渡難關!    

※什麼是動產質借?

※申請信用卡換現金條件與資格限制?

※極需短期資金周轉,高雄汽車借款快速解決你的困難!

屏東房屋二胎借款最佳諮詢管道

雷軍解憂小米的新煩惱

看小米破局如何互聯網業務

剛拿到高通驍龍888芯片首發權的小米,在雷軍看來並沒有在5G時代贏定了。

近期,小米CEO雷軍做了一個回顧小米過去10年的演講。“2020年,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前段時間,總有朋友問我說,‘這麼複雜的局面,我該怎麼辦?’”

實際上,小米這一年的成績還不錯。上半年手機賣了6400萬部,銷售成績增速很快;近期發布的Note 9,也在今天宣布發售13天銷量突破百萬的成績。然而,資本市場仍沒有在市值上給予足夠的認可,理由也很簡單,利潤率低的不像科技互聯網公司。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显示:去年蘋果拿走全球手機市場66%的利潤,三星和華為都在10%以上,小米和其他企業則都不足蘋果零頭。

手機銷量好但不怎麼賺錢,着實讓雷軍很鬱悶。在走高端機路線之外,小米也在嘗試其他路線增加利潤率。

眾所周知,小米三大主營業務分別為智能手機、loT與互聯網服務。其中,小米硬件承諾利潤率不超過5%,IOT營收的還沒發展到時機,而互聯網服務僅用不到10%的營收,撬動了其超30%的毛利,“鐵人三項”中最瘸腿的互聯網業務成為小米的凈利潤主力。

根據小米2019年Q2-2020年Q1的三大業務的毛利潤佔比也可以看出,小米的互聯網服務的毛利潤佔比始終是第一位,而且還在逐步拉大與其他業務的比重,互聯網業務成為了小米的壓艙石。

但在2020年Q3,小米手機業務的毛利潤貢獻率達39%,反超其互聯網服務。這對於小米而言,通過手機與“用戶交個朋友”的目的達到了,但是在變現獲利比重上卻出現了下降,表明了目前小米在互聯網業務盈利模式後勁不足。

拆分一下小米原有的互聯網業務可以發現,小米的互聯網業務主要來源於遊戲、廣告和金融。可以發現,這三條業務線是建立在小米手機內,成為了小米手機生態的一環,但也正是由於“寄生”在小米手機的封閉式生態中,導致了其互聯網業務並不能完全觸及到外部生態的用戶,所以互聯網業務對於小米而言,雖然比重大,但發展受限,無法與騰訊、阿里這樣的巨頭相比。

為此,小米內,一場真正意義的互聯網的改革悄然開始。

互聯網業務大刀闊斧改革

小米的互聯網業務是在2018年,迎來了真正的轉折。

“我想出了‘鐵人三項’的模式,並且找到了一個‘捷徑’:當時硬件做的最好的是摩托羅拉,軟件做的最好的是微軟,互聯網最厲害的是谷歌,假如把這三家公司的精英全部湊在一起。是不是就能夠做成‘鐵人三項’呢?”

而其中的“互聯網”和“軟件”,成為了小米重點改造的對象。

同年的9月13日,雷軍發出內部郵件宣布了小米集團最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任命。王川成為了小米的集團參謀長,負責各個業務部門的戰略執行。另外,原有的MIUI部、小米互娛、生態鏈部和電視部進行重組,成立10個新的部門,包含有4個互聯網部門、4個硬件部門,並在2019年又相繼成立互聯網第5部門和互聯網商業化部門,分別負責海外的互聯網業務和廣告業務變現,其中小米互聯網創新業務由互聯網第四部門的白鵬負責。至此,小米的互聯網業務部門多達6個。

這6個互聯網部門也成為了小米現在的互聯網生態核心,小米手機內,諸多大家熟知的小米應用也都來自於它們,比如小米錢包、小愛通信等。

除了以上6個部門外,小米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部門或團隊,正在進行互聯網業務上的創新。比如美卓軟件設計(北京)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從今年開始,逐漸成為了小米軟件的高產大戶。

說到美卓軟件設計(北京)有限公司(下面簡稱:美卓設計),其實大家都會有些陌生,但是很多米粉用過的紅米手機、小米手機、小米電視、MIUI V5和V6等多個軟硬件產品的設計,都有美卓設計參与。

據天眼查显示,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4月,美卓設計的天使輪投資方是雷軍。兩年後,小米集團併購了美卓設計,美卓設計正式成為小米集團的成員,並且美卓設計成為了小米的一個獨立部門。目前該公司的人員配置也極為豪華,由小米首席設計師朱印、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和小米CFO周受資擔任公司高管。

作為資深用戶體驗設計公司,美卓設計主要是提供專業的產品設計解決方案。未加入小米前,其客戶不乏有:微軟、Google、HTC、聯想、愛國者、創新工廠、華為、金山網絡、用友軟件、百合網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正式加入小米的美卓設計,其核心任務轉向為小米自家的硬件產品設計為主。

美卓設計的核心人物是朱印,現在是小米的首席設計師,自從他所領導的設計團隊加入小米后,改變了小米旗下的小米4以及紅米NOTE在設計方面備受吐槽的問題,從小米5開始,朱印領導的團隊開始參与了屬於小米真正意義上的手機風格的創作,並且也憑藉手機設計上的獨特創意,小米設計團隊曾獲得過2019德國IF設計獎。

從硬件的創作設計來看,朱印所領導的美卓設計的實力是實至名歸。作為設計師的朱印曾說過:如果你討厭什麼東西,應該改變什麼。透露出朱印對產品改表到底的決心,正是這樣的信念,讓美卓設計在接下來開發和設計軟件的發展上取得了突破。

從2018年開始,Tech星球發現美卓設計開始嘗試獨立App的開發,通過國家專利局可以查詢到,美卓設計開發的第一款App名為“百萬對戰”App,這是一款玩遊戲就能賺錢的遊戲產品,雖然發布后這款產品沒有跑出來,但這款產品的意義對於孵化新業務有着促進性的作用。

因為這款產品並沒有採用小米為前綴的頭銜去命名,而且在登錄方式和賬號體繫上也沒有使用小米的賬號,可以說這款產品正在嘗試去小米化。小米也沒有對這款產品進行宣傳和引流等措施。可以看做是小米首次對外部互聯網生態的一次探索。

也正是由於這一次的嘗試,讓小米在外部互聯網生態的發展勢頭上愈發猛烈,王川擔任的多家小米子公司,開始打造一批去小米化App參与到外部互聯網的戰事中。

小米互聯網業務也從打造內部互聯網生態,邁向了外部互聯網生態的發展。

發展去小米化的互聯網業務,成為新常態

小米正試行着內部和外部進行雙軌發展的互聯網生態。

2018年應該是小米互聯網雙軌模式發展的第一年。從2018年到2019年這段時間,小米先後推出了多款去小米化的App,比如“朕驚短視頻”、“念白FM”、“百萬對戰”、“想看資訊和明星實力榜”等多款產品,搶佔外部模式的互聯網賽道,而與之相互輝映的內部互聯網生態產品,則是“小米FM”、“小米幸運萬年曆”、“全民省錢購”等,繼續強化小米手機為核心的生態建設。

到了2020年,去小米化的進程再次加速,由美卓設計和北京瓦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瓦力)進行了產品的研發。

Tech星球通過AppAnnie和天眼查的數據,整理了一份小米在今年推出的App圖(不包含遊戲)。

通過該圖可以直觀的看出,小米的互聯網業務在今年迎來了高產,共推出14款App。其中去小米化的互聯網生態生產品多達8款,社交賽道上的產品有“啾咪星球”、“嘻瓜皮”、“ONE有引力”、“新島”等4款之多,可以看出小米在社交上,仍然想有所突破,畢竟當年的米聊App是最有可能打敗微信的產品,後面雖然持續更新,但也僅局限於小米用戶使用。所以小米的社交戰略仍然會繼續發展。

這8款新的產品可以看做是小米創造的“八仙“,希望它們各顯神通。這八仙產品分別為:

年初,由美卓設計推出了搞笑短視頻社區“嘻瓜皮”,這款產品主打幽默搞笑視頻、GIF泛娛樂內容,瞄準了Z時代的娛樂群體。

緊接着是今年5月推出的啾咪星球,這是一款語音交友的社交產品,是一款有電波匹配、語音交友、動態廣場、聲紋測試、多人房間、娛樂陪玩等功能的社交娛樂軟件,也是目前小米運營的比較好的一款產品,據七麥數據显示,啾咪星球在安卓端的總下載量達3200萬,近30天日均下載量為5萬。

隨後是在今年9月到11月間,又先後推出“ONE有引力”、“氫流瀏覽器”、“肆樣”、“新島”、“有顏直播”、“花漾直播”等產品。

ONE有引力App是一款定位為年輕人陌生語音社交的產品;新島App則是一款興趣社交產品;氫流瀏覽器是一款操作簡單的瀏覽器,在常規的搜索引擎外,增加了頭條搜索。這3款產品仍然由美卓設計研發。

瓦力開發的是“有顏直播”和“花漾直播”,目前這兩款產品還在測試階段。

這8款去小米化產品和內部生態產品共同構成了今年小米互聯網業務的發展趨勢,這種趨勢也將繼續延續下去。

除了這些新的創新產品外,小米在互聯網金融方面也進行了去小米化。在今年,“小米錢包”更名為“天星金融”,以此降低此前小米品牌給外部用戶帶來的局限性。

對於小米而言,新的互聯網業務也將在服務好小米手機內原有的用戶外,還會去吸引外部的龐大用戶,去小米化產品則是主力軍。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這些去小米化產品集中在短視頻、社交和工具等熱門領域,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市場還未飽和,還有機會去爭取,甚至可以在小眾領域上佔據優勢,另外一方面,像語音社交、直播等領域是變現最快的賽道,所以小米選擇在這些細分領域推出產品,也是希望在探索的同時進行變現,而不是打無休止的消耗戰。

小米作為互聯網的後來者,還在繼續探索,據一位接近小米的人士介紹,未來,小米還有多款新App將面世,以此來擴充現有的產品矩陣,通過邊跑邊學習的模式,希望能夠像小米手機那樣,在軟件上也有所突破。

長路漫漫,道阻且長

對於小米而言,成為大家認可的互聯網公司仍然要走一段路。

目前小米雖然對現有的互聯網業務進行了重組,並提上了優先級的地位,但是不足之處也很明顯。

當今主流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有:廣告、遊戲、電商、內容付費、金融等,小米到目前還沒有跑出一個現象級的產品。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不能靠軟件和互聯網服務獲取更多的高毛利,讓外部投資者仍然會把小米當成一家硬件公司看待,這對於小米市值的進一步提升是一種阻滯,比小米晚兩個月上市的美團,如今其市值高達2萬億港元,小米則為6300億港元,可見資本更加青睞互聯網屬性的公司。所以這也是小米一直想打上互聯網標籤的原因。

如今,小米的手機業務已在多個國家佔據市場第一的份額,但眾所周知,雷軍曾承諾小米手機利潤率不會超過5%,如果像蘋果手機一樣打造一個軟硬件結合的生態,進而形成以軟件服務為變現能力的閉環,對小米的利潤前景無疑有重大提升。但前提是小米手機要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並且有一個能夠適應大部分用戶的操作系統,當然小米在國內還不具備和蘋果一樣的優勢,所以小米現在的互聯網營收服務,主要是在手機上的廣告業務。

也是在2019年,由互聯網4部負責人白鵬組建的互聯網商業化部,開始進行手機廣告的運營。

廣告業務是個現金牛,是大多數公司重點發展的業務,但其風險就是穩定性不足,據國金證券在2019年初發布的報告显示,2018年8月以來,全網流量和移動流量,都呈現顯著的降價趨勢。這對小米來說,並不是件好事。並且廣告會成為用戶體驗上的一個不利因素,所以,白鵬認為,在為用戶精準推送廣告的同時,要優化用戶的體驗。

回望最近一年,小米選擇在海外重點發展的互聯網業務。起初,其軟件服務在印度等國家的發展和小米手機一樣穩紮穩打,但是隨着外部環境的變化,印度開始發布禁令,讓小米的軟件服務在海外最大的市場之一受到了波及。外部的不確定因素讓小米的海外互聯網業務成為了一個變數。

當然,小米的優勢也很明顯,方正證券的報告認為小米類似騰訊,同樣基於巨大終端吞吐量,通過控制硬件利潤帶來的性價比迅速積累、擴大用戶基數,帶來高活躍度、高轉化和高留存率的互聯網用戶群體,並最終實現流量變現。簡而言之,流量獲取的價格低。

對於小米內部成立不到兩年的互聯網部門以及其他的互聯網業務團隊,還有一定的時間去探索金融、電商、社交等多個領域的互聯網賽道,甚至通過5G時代,去打造一個現象級產品,例如小米已經明確了”5G+AI+loT下一代超級互聯網”的戰略方向。小米AIoT的平台設備超2.89億,米家App的MAU達4310萬。

另外,OTT互聯網收入成為小米互聯網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9日,小米互聯網商業部總經理白鵬在活動上表示,小米OTT家庭用戶已突破3580萬家庭,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OTT本身是最具潛力的廣告平台,天然的融合了傳統電視廣告與互聯網廣告的雙重優勢,在未來或成為小米互聯網廣告業務的又一現金牛。另外,白鵬表示,小米在今年的營銷收入預計會突破百億元。

而小米互聯網商業部AIoT商業化總經理雷笛也透露,未來小米不僅會在TO C,還會在TO B做好商業化變現。

堅持不懈地去做軟件和服務等互聯網業務至關重要,讓用戶不再局限於通過小米手機去用自家的服務,這也是一家開放式的互聯網公司要做的事情。

目前小米的行動已經證明了公司的互聯網屬性,如何得到更多人以及資本市場認可,那麼就要看小米接下來的行動。

對於小米現在剛起步的互聯網業務而言,未來的發展或許正如雷軍曾說過的那樣:手指穿桌子肯定是穿不透的,但是如果是針尖就很容易,所以要把力量集中在一點上穿透。

【本文作者陳橋輝,由合作夥伴Tech星球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申請信用卡換現金條件與資格限制?

※短期借貸,台北借錢借款平台,是幫救急最佳平台

※極需短期資金周轉,屏東借錢當舖首選

屏東當舖借錢借款、屏東房屋二胎相關的諮詢管道在哪裡?

高雄機車借款免留車,不限車齡,急用周轉第一首選!

※速辦撥款,支票貼現無需擔心借不到錢!

※有關屏東汽車借款貸款流程有哪些?

誰在靠你的“臉”賺錢?

“不知道到底誰搜集了你的人臉信息,也不知道一般如何保存,更不知道這些信息會被拿來做什麼。”

家住北京通州區某小區的業主張先生,最近突然被小區物業通知“小區門禁要改成人臉識別”。在業主們的一片歡呼聲中,他顯得有些“異類”,“我比較擔憂的是,這些搜集的人臉信息會存儲到哪兒?數據會不會被泄露?但小區大部分人不關心人臉識別的隱患,也覺得自己的臉不值錢。”

而遠在廣東東莞的市民最近發現,去公共廁所上廁所需要刷臉取廁紙。市民需要站在機器前的識別區內,將臉對準機器上人臉識別的显示屏,間隔3秒鐘,機器緩緩“吐”出長約90厘米的廁紙。

前不久,一段“男子戴頭盔看房”的視頻在網絡上瘋傳。原來是一些地產售樓部開始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客戶比對,以防“飛單”,而頭盔男子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臉。

人臉識別幾乎充斥了我們的生活,躲都躲不掉。

相對應的,灰產也隨之猖獗。深燃發現,在QQ、淘寶、閑魚、百度貼吧、知乎等平台上,人臉相關信息和“代過人臉識別”的服務正在被堂而皇之地交易着。

要命的是,“目前對於採集數據的防護,更多的看廠商的自覺”。儘管人臉識別市場巨頭扎堆,長出了不少獨角獸,市場規模即將突破百億元,但行業目前的狀態是缺乏監管規範。

不止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應用開發公司和雲端公司技術能力跟不上,或內部人員泄密,很有可能泄露人臉信息。無論採集、運營、存儲哪一環出現了問題,你的臉以及身份證等私人信息很容易在大數據時代裸奔。有媒體曾曝出幾十萬張戴口罩的人臉照片正以2毛錢一張的價格販賣,這些照片一半是通過網絡爬取,一半來自真實世界。

而由於人臉與個人身份信息綁定,一旦丟失人臉信息,個人將面臨難以想象的後果。對於人臉識別安全的擔憂,一時間讓這個日漸普及的新技術站上了風口浪尖,究竟誰在拿我們的臉賺錢?這項技術日趨泛濫,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自己?

泛濫的人臉識別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已經被各式各樣的人臉識別包圍,尤其疫情之後,無接觸的需求更是加速了人臉識別出現在普通人生活中的頻率。現在,進入任何一個公共場所之前,請先刷臉。

進入醫院,先在門口人臉識別測溫;去商場逛街,門口保安攔下你讓你刷臉;出入車站,需要人臉識別認證;很多小區物業以安全的名義,先斬後奏引進人臉識別系統;部分演唱會需要人臉識別實名入場,一些人臉識別系統甚至通過攝像頭識別出了有案底的在逃人員……

我們每天使用的有支付功能的APP也紛紛上線了活體人臉識別技術,它們都需要實名認證,那都離不開人臉識別。

在這些安防、金融風控領域,人臉識別成了身份認證的強制手段,普通人難以拒絕

除此之外,不少場景以方便快捷之名也“刷起了臉”。去便利店購物,可以選擇刷臉支付;去健身房運動可以選擇刷臉出入;刷臉認證已經成為手機APP、电子產品密碼解鎖的替代選擇。更為極端的情況是,據媒體報道,北京某小區的垃圾桶都用上了人臉識別,垃圾桶蓋在識別出居民身份后才自動打開。

2019年發布的《中國刷臉支付技術應用社會價值專題研究報告》显示,這一年將成為中國刷臉支付的元年,用戶數將達到1.18億,2022年國內刷臉支付的用戶將超過7.6億人。

人臉識別技術還進入了部分高校和中小學校。有學校開始用人臉識別記錄分析學生在課堂上的表情,目的是為了“方便”老師教學。

更可怕的是,越來越多的場景在當事人沒有感知的情況下,悄無聲息獲取人臉信息,成了商家“熟客識別”、營銷定位的數據來源。比如為了精準營銷,不少地區上線了人臉識別廣告屏,這些廣告屏通常設置在電梯間旁,路過電梯間的人們會被攝像頭捕捉人臉信息。比如,“看房戴頭盔”事件背後是幾乎所有的房地產售樓部都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通過對客戶進行人臉比對,防止“飛單”。

總的來說,“安防是人臉識別落地最早和最廣的應用場景,其次是金融行業的風控、營銷等。”愛分析分析師黃勇總結道。

但細思極恐的是,大部分人臉信息的收集未經當事人同意,沒人知道自己的人臉信息存儲在何處,更不知道自己的“臉”是否會被私下販賣、交易甚至用於違法勾當

因為人臉信息涉及到身份ID認證,一張臉對應一個身份信息,如果一個人的人臉信息、身份證信息同時被不法分子獲取,相當於實現了個人信息匹配,就有極大的可能性被冒用身份辦理網貸、註冊軟件或網站、甚至解鎖支付軟件、精準詐騙等等。

“不同於一般的賬號、手機號,人就一張臉,人臉信息被盜取只能去整容換臉了,否則被盜取了經匹配的人臉信息后,你每天出門就相當於腦門上頂着信用卡在走路,是很危險的。”日本二維碼聚合支付平台NETSTARS CTO陳斌曾對深燃指出。

猖獗的灰黑產

泛濫的人臉識別背後,則是規模龐大、亂象叢生的人臉識別市場,有水面之上光鮮的一面,就有隱藏在水面之下的灰黑產業鏈。

深燃觀察發現,因為需求旺盛,靠人臉信息賺錢的灰產遍布百度貼吧、淘寶、知乎、QQ等我們常用的社交平台

深燃在QQ上搜索“人臉識別”相關關鍵詞,就跳出了數個QQ群,進群后發現,不斷有買方賣方發布需求和可承接的業務,一分鐘就有十幾條消息滾動,不難看出生意熱火朝天。

“微信支付限制誰可以解”、“登錄閑魚人臉有沒有人能做”、“拼多多人臉能搞來,第一次合作先搞后費,後期大量單”,底下立馬有人回應:“我加你”。

群里還有人是“收料的”(也就是購買身份證信息、人臉信息),“真人現拍也行,價格到位。”一位群友在群里說道。

據深燃觀察,群里最多的業務當屬針對微信和支付寶等支付類產品的人臉識別破解技術。有人不停地吆喝售賣,“接微信人臉解封,本人凍結、收款限制,接別人過不去的採集,成功率99%”。

其次是互聯網產品的代過人臉識別的需求,社交類平台如陌陌、探探,電商類如拼多多,以及愛迎彼、58同城的公司註冊。

應灰黑產的需求,滋生出了諸多提供身份證、人臉信息以及“代過人臉識別”技術的中間商。

提供“代過人臉識別”服務的商家能將照片“活化”,生成動態視頻,從而騙過人臉核驗機制。

有些黑產買家非法獲取支付寶賬號的相關信息后,如登陸郵箱賬號、登陸密碼、支付密碼、註冊人姓名、身份證號碼等,還需要藉助“代過人臉識別”技術將倒賣來的賬號實名認證,再將賬號賣出

還有些活躍在社交、電商APP上的黑產從業者,也是藉助人臉信息以及代過技術繞過平台上的人臉識別認證,實施精準詐騙。據媒體報道,繞過58同城人臉識別的騙子就能發布招聘信息實施詐騙,在陌陌等社交平台有騙子藉助“代過人臉識別技術”繞過實名認證,進行情感詐騙等勾當。

深燃與人臉技術提供方的QQ對話

深燃以手中掌握大量支付寶賬號的買家身份,加了一位可以“代過人臉識別”的商家,對方表示提供支付寶賬號就可以幫忙搞定動態人臉識別認證,一張臉25元,另外,還可針對社交平台上的活體動態人臉識別認證提供“代過服務”。

深燃與代過人臉技術提供方的QQ對話

群內另一位售賣人臉信息的賣家對深燃介紹,一張大頭照是25元,一張身份證信息是30元。並且隨手發來了兩張清晰的大頭照和身份證照片,但又迅速撤回。

對於這個定價,對方解釋道,以前那些便宜的5毛錢一張的,都被人臉識別過多次了,根本過不了,而他提供的是“最新的”,價格貴一些

曾有媒體曝光,有黑產從業者在淘寶、閑魚上以人臉數據0.5元一份、“照片活化”網絡工具及教程35元一套在售賣。

北京青年報也曾報道,有商家在網絡商城兜售“人臉數據”,涵蓋2000人的肖像,共計17萬條,照片的主人公不僅有明星,還有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普通人。此外,每張照片搭配一份數據文件。

儘管近來人臉識別灰產被頻繁關注,但並不妨礙從業者們賺錢。深燃在淘寶、閑魚、百度貼吧、知乎上也發現了“代過人臉識別”交易,據了解,提供的服務和前文所述大同小異

淘寶、閑魚、知乎、百度貼吧上的“代過人臉識別”交易

靠“臉”吃飯的企業們

灰黑產叢生,但必須要承認,人臉識別本是一門正當的好生意。

首先,技術本身是相對成熟的。“相比體態識別、行為軌跡識別等更為複雜場景的識別技術來說,人臉識別相對比較簡單,主要是靜態場景,而且數據也比較豐富。”黃勇指出。

技術門檻沒那麼高,就意味着好進入。而作為個人生物特徵的人臉,實際上已經成為對一個人進行身份認證的重要手段,一張臉只對應一個人,這種唯一性,滿足了大量需要身份認證的場景的需求,也使得人臉識別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落地場景、商用變現都變得容易。比如人稱”AI四小龍”的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依圖科技都是從人臉識別起家。

技術成熟,還能立馬落地商用,沒有哪家公司願意放棄這塊蛋糕。事實上,“無論是傳統廠商、互聯網巨頭,還是中小創新型廠商,只要是場景解決方案里需要用到人臉識別,其業務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這一技術”黃勇指出。

聞到錢的味道,上游的人工智能芯片、算法技術和數據集公司,中游提供解決方案的技術公司,以及下遊人臉識別相關具體場景的應用公司,各種看似與人臉識別八竿子打不着的機構紛紛跑步入場,推動着整個賽道駛入快車線。

就目前來看,如今的賽道已經被這幾類玩家瓜分

最令人矚目的當屬“AI四小龍”在內的AI初創企業,它們以核心識別算法為主打優勢,最早將目光瞄準了人臉識別技術,且商業模式以2B、2G為主。比如曠視科技在2014年選擇與支付寶合作,找到了第一個商業化落地場景;雲從科技最早布局的是金融、安防領域,先後拿下了公安部、四大銀行等標杆單位,最近還成為了“海關總署2020年動態人臉識別綜合應用系統”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老牌的安防企業如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川大智勝、歐比特等也在虎視眈眈。掌握用戶數據的運營商如移動、聯通等,以及集成商(如中移建設、東華軟件)、各省廣電公司等都試圖分食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巨頭們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早已開始投資或自研相關的人臉識別技術。比如,螞蟻金服開始獨立研發人臉識別技術;百度最近發布了四款度目硬件:人臉應用套件H1、AI鏡頭模組C1、視頻分析盒子B1、人臉抓拍機VH-01;騰訊推出騰訊優圖,積累研發有關人臉識別的技術與應用,於今年年初研發出了口罩佩戴識別專用AI,戴着口罩也能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相當於人工智能時代的一個基礎技術能力,而巨頭本身就有大量的可應用場景,同時,這些巨頭不缺資金和技術,目前也在對外輸出,轉而做to B業務。”黃勇稱。

誰在泄露你的臉

2019年,一位杭州大學教授將杭州野生動物園告上了法庭,引發了全國關於人臉識別技術安全隱患的討論。人們這才發現,便捷、無處不在的人臉識別背後,實際上存在着想象不到的安全隱患。

水面之上,人臉識別市場巨頭叢生、前景廣闊,便捷了生產和生活,但水面之下,大量泄露的人臉信息被販賣交易,作價只有幾毛錢。人們刷一下臉,個人信息就有可能裸奔在互聯網上。

問題和漏洞究竟出在哪?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如今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廣泛,這些收集上來的人臉信息,依據部署方式不同、數據存儲的地方也不盡相同,有些是上傳到雲端,有些則是上傳到本地化的後端服務器上。

“而數據的泄露大概率出現在兩個環節,應用開發公司和雲服務廠商。”一位業內人士向深燃表示,這兩個環節可能由於技術能力不足而遭黑客攻擊、或因對內部員工的權限管理不嚴,而數據外泄,成了灰黑產的盤中餐,不過大公司在安全防護上相對好一些。

360城市智能集團執行總裁、360視覺總經理邱召強曾對媒體證實,“360視覺曾對市面上的人臉識別設備測試,發現70-80%沒有任何安全防護,基本處於裸奔狀態。攻擊它們甚至不需要黑客,一個網絡工程師就能通過wifi、藍牙或者網線等方式遠程接入端口,除了‘竊取’數據,還能植入定向傳輸的木馬程序,讓設備自動傳輸數據到指定IP。”

但這不單是技術的問題,一位長期關注AI行業的投資人表示,“針對數據泄露,最有可能解決的是區塊鏈技術,但實際上在現有的框架下,數據很難做到100%安全。所以只能通過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方式。技術永遠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有技術存在,就一定有漏洞。”

一位分析師也告訴深燃,“因為缺乏具體的法律法規,目前對於採集數據的防護,更多的看廠商的自覺。”

商湯科技CEO徐立也曾對媒體表達過相應的觀點,他認為應對方法不是限制人臉識別的使用,而是在技術發展早期或者到一定階段時,制定相應標準規定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什麼情況下不能使用。

不過好在,已經有部分地區行動了起來。

天津在12月1日通過《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突出了對信用主體的權益保護,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採集、歸集、使用、加工、傳輸社會信用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社會信用信息。

即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在“人格權編”中提出,處理人臉在內的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

至於人臉所有者,我們每一個個體如何保護自己的臉,不少專家指出,大眾應該在面對需要人臉識別的場景時提高自我防範意識,認真閱讀隱私政策;尤其要警惕舉着身份證拍照的需求,因為既有身份證又有人臉信息;在個人信息侵權事件發生后,應當及時向法院起訴、向政府有關部門舉報。

【本文作者深燃團隊,由合作夥伴微信公眾號:深燃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當舖可典當的物品有哪些?

※找尋台北當舖,可以台北汽車借款台北機車借款免留車服務

房屋借款該注意什麼?

※推薦優質三重當舖,機車借款免留車首選

中和當舖利息如何計算?抵押期限多久?

※為何支票貼現銀行限制多?

台中汽機車借款免留車,借款不求人!

中國奢侈品牌「上下」獲意大利EXOR集團8000萬歐元投資,後者為法拉利股東

12月10日消息,愛馬仕集團表示已與EXOR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後者約定向「上下」注資8000萬歐元並將持有品牌多數股份。之後愛馬仕集團、EXOR集團以及「上下」創始人蔣瓊耳,將會共同作為股東來對品牌未來做出決策。

EXOR集團控股的公司中包括法拉利、尤文圖斯俱樂部和經濟學人集團,是歐洲最大的多元化控股公司之一。這也是EXOR集團首次控股奢侈品時裝公司。

「上下」在得到愛馬仕集團的注資後於2010年正式成立,定位是具有中國風格的生活方式奢侈品牌。對於長期堅持單品牌發展策略的愛馬仕集團來說,在中國創立新品牌是一次具有試驗性質的投資行動。

根據2013年路透社的報道,愛馬仕集團每年要為「上下」投入約1000萬歐元,但「上下」的年銷售卻未達到這一數額。而在2014年接受採訪時,愛馬仕前CEO兼「上下」品牌總裁Patrick Thomas則表示,「上下」預計要在2016年後才能實現盈利。

「上下」品牌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和深圳等城市開設有獨立精品店,香港和台北的門店則以店中店模式運營。此外,「上下」在2013年於巴黎巴黎六區的塞夫爾街開設首家海外旗艦店,與愛馬仕全球旗艦店隔街相望。

本月初,「上下」在成都開設了全球首家茶事空間,推出成都限定熊貓奶茶,可以看出「上下」對塑造多元化體驗的努力。 【本文為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註明來源(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繫授權。如不遵守,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

【其他文章推薦】

※急需用錢就找三民區當舖.苓雅區當舖,利息低輕鬆借輕鬆還

鳳山汽機車借款免留車,不必擔心無車可用

台北借錢公司,即時紓困快速周轉    

房屋借款該注意什麼?

刷卡換現金怎麼選最划算

※找尋鳳山當舖合法安全的融資公司

台北汽車借款流程有哪些?

五年連虧超17億,流利說喪鐘將鳴?

“對流利說而言,分分鐘可以在單位經濟模型上盈利”。這是流利說創始人王翌在上市儀式上的豪言壯語。

然而,四年半以來,流利說共累計凈虧損16.84億元。今年第三季度,流利說再度凈虧0.71億元。

等到現在,流利說還是沒有等來盈利的“分分鐘”。

在虧損泥沼中越陷越深的流利說,還能不能拔出雙腳?

連虧不斷,控費獲客兩難

自上市以來的13個季度,流利說曾未實現盈利。2016年至今已累計凈虧損17.55億元。

2020年第三季度,流利說凈虧損0.71億元。從單季度凈虧損來看,第三季度流利說的凈虧損有所收窄,與2019年同期凈虧損的2.14億元相比,同比收窄66.82%;與上一季度凈虧損0.93億元相比,環比收窄了23.66%。

儘管凈虧損收窄,但從營收上看,流利說似乎並未就此脫困。第三季度,流利說實現營收2.39億元,相較於2019年第三季度的2.62億元減少8.78%;環比上減少了11.15%。

對比之前數據,流利說營收增長已經陷入停滯,2020年第一季度起出現同比負增長,至三季度,流利說的單季度營收依然處於同比下降的狀態。

而從盈利能力上看,第三季度流利說實現毛利潤1.75億元,較比2019年第三季度的1.90億元減少7.89%;環比縮減了9.79%。

毛利率為72.90%,較去年同期的72.60%有所微增;環比上一季度的71.90%,增長了1個百分點。

對比近7個季度的數據可以發現,流利說的毛利率由2019年第一、二季度的超76%下降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65.49%,儘管在第二、三季度有所回升,但與2019年的峰值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凈虧損收窄,並非營收規模擴大、盈利能力增強,而更多是通過“節流”實現。

第三季度,流利說營業費用共支出2.52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4.05億元減少了37.7%;環比減少了13.0%。

研發費用458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5770萬元減少20.6%,環比減少了5.5%。一般及行政費用為208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5790萬元減少64.1%;環比減少48.7%。

同時,營銷費用的把控效果更為明顯。報告期內,流利說共支出營銷費用1.86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2.89億元下降了35.9%;環比上一季度的2.01億元,縮減了7.6%。

對於營銷費用的大幅減少,流利說CFO孫兵在電話會議中表示,第三季度流利說更加聚焦精細化運營。一方面,流利說將現有用戶轉化率提升作為首要任務,減少了對第三方渠道獲取流量的依賴,同時通過試水短視頻、直播等多元化內容獲客的方式,豐富用戶獲取渠道,降低營銷成本。

另一方面,流利說通過微調標籤系統,使得每個用戶的內容匹配更加精準,優化學習路徑,提升適配性和學習體驗。同時,用戶標籤能夠幫助流利說在後台進行更準確的優化配置,通過精細化流量分配機制的建立,將更多的流量分配給銷售能力較強的團隊,從而實現了高效引流。

對於這一戰略轉型的邏輯,孫兵表示:在行業不斷燒錢擴張的背景下,流利說開始利用差異化戰略,在產品和渠道方面取得長續進展,經營業績持續改善,凈收入符合業績指引,同時在經歷降本增效的措施后,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下降,最終凈虧損得到大幅收窄。

看似在賽道激烈競爭的當下,流利說的差異化戰略似乎初見成效,但從另一角度看,這似乎也給流利說帶入了新的泥沼。

據財報數據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流利說付費用戶約50萬人,環比截至第二季度的50萬人付費用戶人數,並未有明顯增加;而對比2019年同期的90萬人,同比減少了近一半,下降了44.44%。

而回顧2018年11月27日,流利說上市后的首份財報中的相關數據,2018年第三季度流利說付費用戶達87.2萬名,也遠遠超過目前流利說的付費用戶規模。

作為一家在線教育企業,上市僅兩年,營收規模擴大已陷入停滯;四年多未實現盈利,付費學員亦不增反降,流利說還有前路可言嗎?

負債率持續攀升,

轉攻少兒走入下一片泥沼?

實際上,成人英語教育並非剛需,疊加此前微信封禁外鏈打卡一事的影響,流利說原有成人市場的用戶粘性出現明顯下降。為了打破現階段的經營瓶頸,流利說將目光轉向了更為剛需的少兒在線英語市場。

流利說是從2019年開始試水,2020年正式上線少兒英語主課程。

據介紹,少兒英語業務的課程計劃涵蓋I級至VII級,目前完成了前五個階段的課程內容開發,將在2021年推出VI和VII級課程。少兒英語業務面對的主要用戶群體為從幼兒園到9歲的初學者,未來將拓展到12歲。此外,公司還開設了更多短期課程,以此來將用戶轉到價格較高的產品,並提高整體轉換率。

流利說方面透露,第一和第二季度,少兒課程業務的現金收入佔比已經超過10%,而到了第三季度,這一比例繼續上升至15%以上。第三季度現金收入雖然在整體上環比減少了16.1%,但少兒業務現金收入環比增長了56.5%。

那麼,對於現階段的流利說來說,轉型少兒英語賽道是不是救命靈藥?

從其內部因素而言,資產負債率持續攀升,資產越來越少,現金匱乏,鹹魚翻身實屬不易。

數據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流利說總資產由去年同期的10.10億元縮減了43.47%至5.71億元;環比減少了16.40%;而總負債卻由去年同期的11.15億元增加了11.39至12.42億元;環比僅減少了2.89%。

第三季度,流利說資產負債率達217.51%,同比上年同期的110.4%增長了107.1個百分點;環比上一季度末的187.26%,增加了30.25個百分點。

遞延收入方面,截至第三季度末,流利說遞延收入為7.79億元,較比去年同期的5.91增加了31.81%;但環比上一季度末的8.29億元,則下降了6.03%。而截至第三季度末,流利說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1.6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89億元,減少了14.81%;環比上一季度末的1.69億元,減少了4.73%。

由此看來,如何填平債務大坑已經是流利說需要絞盡腦汁的難題了,要想大力發展少兒賽道新業務又談何容易。

更何況,從外部而言,猿輔導旗下的斑馬AI課、好未來旗下的小猴AI課、字節跳動旗下的瓜瓜龍英語、作業幫旗下的鴨鴨英語均已揮戈少兒在線英語賽道。巨頭入場,強敵如林,流利說又是否做好應戰準備?

截至12月9日收盤,流利說的股價已從上市首日收盤時的12.50美元跌至1.47美元,呈一路下行態勢,跌幅達88.24%。

對於流利說,是否還能找到新的出路?資本是否還會相信流利說所謂的“美好明天”?

【本文作者祁 青​,由合作夥伴藍鯨財經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當舖可典當的物品有哪些?

※找尋台北當舖,可以台北汽車借款台北機車借款免留車服務

房屋借款該注意什麼?

※推薦優質三重當舖,機車借款免留車首選

中和當舖利息如何計算?抵押期限多久?

※為何支票貼現銀行限制多?

台中汽機車借款免留車,借款不求人!

“芯片荒”衝擊波:誰的災難,誰的機會?

“最近你們廠停工了嗎?什麼時候恢復有消息嗎?”

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一些上海大眾的員工見面時互相聽到最多的話。

誰也沒有想到,在國內疫情已經相對平穩的年底,上海大眾會陷入停產的尷尬局面。

“昨天還燈火通明,流水線晝夜不停,今天已經停產”,上海大眾儀征分公司的員工劉龍感嘆。

前两天他拍了一個停工的視頻,畫面中,一個偌大的車間僅僅開了幾盞燈,在燈光的邊緣,幾輛生產到一半的車架也靜靜地趴在生產線上,彷彿殘缺的肢體,荒涼而又冷清。

他把視頻傳到了一個短視頻平台上,沒想到這個視頻很快獲得了幾十萬瀏覽量、上萬收藏和幾千條評論。在評論中,還有很多像他一樣的上海大眾員工紛紛表示自己所在的工廠也停工了。

按照劉龍與其他上海大眾員工交流獲得的信息,不僅是儀征工廠停工,南京、寧波、上海的工廠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有的工廠放假幾天,有的工廠則保持低速的生產。

工廠停工之後,對於按工時領工資的工人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損失。在劉龍的周圍,有人在考慮利用短暫的放假時間去送外賣、或者開網約車。

而這一切的禍根都指向了一個關鍵詞——芯片。

為何缺芯

12月5日,這樣一條信息在網上引發關注——“由於芯片供應不足,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從12月初起也將進入停產狀態。”

這條消息很快得到了大眾的證實。大眾汽車集團回應稱,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一些特定汽車电子元件的芯片供應。中國市場的全面復蘇也進一步推動了需求的增長,使得情況變得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他們表示,雖然芯片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目前正在尋求解決辦法。

事實上,相比於外界,大眾一線的員工得到的消息更早。早在12月1日,大眾工廠的員工劉龍就聽說了“沒零件”的消息,甚至有傳聞稱要“放半個月的假”。

隨後,越來越多的工廠都傳出了ESP芯片和ECU芯片斷貨的消息。

工廠房價的通知也讓工廠員工們議論紛紛。甚至有一汽大眾的員工透露,由於缺少芯片,不同車型的工廠開始放假,“寶來(放假)5天,速騰4天”。

芯片斷貨影響的遠遠不止不止是南北大眾,而是整個汽車行業。按照一些媒體的報道,本田、吉利等工廠也出現了停工的情況。

蓋世汽車網的一份調查显示,在一份1600餘人次參与的調研中,48%的參与者表示其所在企業均遇到芯片庫存緊張、斷供或是漲價等情況,僅有17%的參与者認為目前供應一切正常。

圖片來自蓋世汽車網

隨着汽車智能化和電氣化程度的提升,各種芯片在汽車中的應用越來越多,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一位汽車行業硬件工程師舉例稱,不僅是新能源汽車在利用智能化配件,傳統汽車現在也已經離不開各種芯片——從打開車門的那一刻起,各種傳感器、芯片都開始起作用,比如發動機控制器(ECU)、變速箱控制器(TCU)、電機控制器(MCU)、电子穩定程序系統ESP等等。

這次短缺的主要是ESP和發動機控制器(ECU)。“由於芯片斷供直接影響零部件供應商的生產。生產不了,交期延後,整車就沒法組裝下線。”

來自傳統汽車主機廠的人士何一認為,這次造成一些汽車工廠停工的主要是兩大汽車一級供應商——大陸集團和博世集團,兩家公司生產的ESP(电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O(智能發動機控制系統)中的ECU模塊供應不上。

何一稱,對於主機廠來說,缺料就意味着有停線的風險,會給主機廠帶來較大的損失,“整車廠對供應商的缺料停線的罰款也是按分鐘計費的。”

但從目前來看,這次芯片短缺可能短期無法解決。

大陸集團稱,雖然已經通過擴大產能來應對意外需求,但所需的額外數量只能在6-9個月內提供,因此,缺貨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

博世也看到了某些零部件的供應鏈瓶頸,並認為無法躲避這種情況,不過,雖然市場競爭,但是他們依然與與供應商和客戶保持密切聯繫,以盡可能地維持供應鏈。

與出貨量較大的傳統汽車廠商不同,這次新造車企業似乎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波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均表示,目前沒有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

“不過目前芯片有所漲價”,一位新造車企業內部人士提到。

而在何一看來,新造車企業之所以沒受波及,主要是幾家汽車銷量都不太高,所以庫存可能能支撐一段時間。

汽車电子產業鏈分為上中下游,上游是汽車半導體芯片及元器件廠商,比如恩智浦NXP、英飛凌Infineon、瑞薩Renesas,中游是博世、大陸等Tier1(一級供應商),下游則是主機廠。

這次問題雖然出在Tier1環節,但根源卻是上游的芯片及元器件廠商。

疫情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上半年疫情之下,由於汽車銷售下降,不少芯片廠商在產能方面降低了目標,也放緩了投資的腳步,導致汽車芯片的產能處於低位。而隨着下半年汽車消費的復蘇,他們的產能卻沒有及時跟上。

數據显示,儘管疫情影響,今年前 11 個月,中國汽車銷量預計將突破 2200 萬台,與去年同期相比僅下滑 3 個百分點。

“國內從2月逐步復工開始,每月乘用車銷量基本處於穩步上升趨勢,然而芯片供貨周期一般是13-18周左右,意味着現在的芯片供應都是疫情嚴重時候下的訂單,可能出於各供應商的保守判斷,原有訂單不足以滿足現在的供應。“何一分析,12月份也是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各大整車廠都在拚命趕進度,達成銷售目標,這進一步加大了車載芯片的需求。

今年消費电子行業對於芯片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也加劇了芯片的短缺。

“在5G技術發展推動之下,今年消費电子領域對芯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芯片產能遇到挑戰,搶佔了部分汽車芯片的產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此前表示。

所以,各大晶圓廠訂單飽滿。比如意法半導體,過去一段時間MEMS和傳感器以及一些型號MCU需求強勁,16-20周標準的交期被拉長至24-30周。

在業內人士看來,最近芯片短缺時有發生,只是這一次比較嚴重。這也與最近一段時間芯片行業的幾個突發事件不無關係。

10月20日,朝日化學集團的子公司朝日化學微电子有限公司(AKM)的矢岡製造所的工廠AKM晶圓工廠發生火災。時隔2天,該工廠又發生了一場大火,造成部分牆體與屋頂倒塌。

AKM工廠發生火災,圖片來自網絡

由於受損嚴重,這場大火使得該工廠至少在半年內無法恢復生產,停產時間甚至可能長達一年。

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AKM是小眾芯片,短期內較難替代。而且AKM的產品主要集中在車載等高端應用中,即使是替換,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在火災之後,不少整車工廠開始搶貨,導致AKM產品供不應求。

企業視頻通訊服務商ZOOM也因此受到牽連。該公司開發和銷售的幾乎所有主要產品都使用AKM生產的电子零件。他們表示,受火災影響,將很難採購要使用的电子零件,“從下一個財年開始,這將對ZOOM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產生重大影響。”

在11月份,意法半導體在法國的三座晶圓廠均發生工人罷工事件,罷工涉及了意法半導體的8英寸晶圓廠、12英寸晶圓廠以及氮化鎵工藝技術工廠。

意法半導體是業內半導體的巨頭之一。據Strategy Analytics統計,全球車載MCU 安裝量超25億,平均每輛汽車安裝 25~30個 MCU,意法半導體佔據8%的市場份額。

屋漏偏逢連夜雨。11月底,全球電阻產能排名第四的華新科馬來西亞廠因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導致工廠自11月23日開始停工三周。東南亞第二波疫情不僅影響了華新科,外界還擔心馬來西亞會對當地的生產加強管理,導致更多的工廠受到波及。

恰逢汽車电子產業對電阻芯片的需求回升,這又給了芯片行業一次重擊。

受影響的遠不止汽車業

事實上,缺芯不止發生在汽車行業,今年下半年以來,尤其是從秋季開始,芯片行業都迎來了需要激增的情況。

“從今年9月份起,沒有一天不加班”,一家芯片貿易企業的員工楊洋表示,她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對接銷售,將外來的訂單下給各個供應商。

除了工作加班,周末還需要加班。即便如此,她還是有干不完的工作。在以前,他們公司的銷售人員需要出去找客戶,而今年以來,光維護老客戶就已經忙不過來了。“有一家客戶前10個月才下了80K的訂單,最近一個單子就下了800K。”

楊洋所在企業,今年遇到了多年未見的芯片行情。在往年,秋冬季也是芯片行業的旺季,但是最多持續到12月就結束了。

但是今年,訂單量增長速度令人咋舌,“就算我們現在停止接單,現在的單子都能排到明年8月份。”

在訂單激增的情況下,行業內開始爭奪芯片封裝廠的產能。據楊洋了解,目前她自己對接的一些工廠交貨日期已經從原來的3-4周延長到了20周左右。

為了給客戶爭取到多一點的產能,最近她也不得不出差,直接坐到對方的辦公室里,現場辦公。

11月中旬,楊洋剛剛去了一家工廠,“從電話里就聽出來對方不願意讓我們過來”,但她還是硬着頭皮去待了一周,最終多“磨”出了15%的產能。

但最近要產能越來越難了。有次,“磨了幾個小時嘴皮子,才要到了2KK”,她覺得這點產能“不夠塞牙縫”,但這已經不容易了,對方也是看在合作多年的份上才給的,不然“等以後淡季了,也不好意思求分點訂單。”

訂單供不應求的結果就是漲價。楊洋手頭的訂單報價普遍較往年漲了50%。事實上整個芯片產業鏈的價格都在上漲。

11月27日,全球車規級芯片領軍企業NXP(恩智浦)發布漲價函,他們聲稱,受新冠疫情影響,NXP面臨產品嚴重緊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

11月30日,日本汽車电子製造商瑞薩电子向客戶發送產品提價通知,提價生效日為2021年1月1日。

12月3日,由於MCU(微控制單元又稱單片機)缺貨嚴重,台灣五大MCU廠——盛群、凌通、松翰、閎康、新唐同步漲價。

在AKM火災發生后,其產品線均出現價格上漲,某些芯片產品甚至出現了60-80倍的漲幅。

高端音頻製造商 Millennia Media的CEO La Grou曾表示,該公司使用的每個AKM部件——ADC、DAC、ASRC和接收器都在漲價,甚至價格驚人,比如原本5美元的AKM零件,報價已經漲到110美元/個。

由於AKM芯片緊缺,導致佳能、尼康和索尼擔憂出現相機可能缺貨的問題,從而使得相機價格上漲,因此,上述幾家公司還撤回了黑色星期五的促銷活動。

芯片價格上漲還出現在手機領域。據媒體報道,從12月1日開始,三星原厂部分型號的攝像頭芯片開始漲價,最高漲幅高達34.8%,其背後則是8寸晶圓產能緊張。

8寸晶圓除了影響攝像頭芯片,對於射頻芯片、指紋識別芯片、圖像芯片、傳感芯片、電源管理芯片都有很大的影響。

11月份,據外媒報道,手機芯片的缺貨影響到了蘋果。由於某些關鍵 IC 芯片短缺,導致部分手機無法組裝。其中iPhone 12系列智能手機電源管理芯片嚴重缺貨,iPad、Apple Watch等蘋果硬件產品的電源管理芯片供應也同樣緊張,導致訂單等待時間延長。

外界預計,芯片的缺貨對於蘋果的供應鏈及其 2020 年智能手機的整體年度出貨量產生影響。

芯片缺貨還影響到了顯卡廠商英偉達、AMD以及索尼、微軟的新一代遊戲主機銷售。

今年9月份,英偉達正式發布了基於新一代安培架構打造的RTX 30系顯卡,RTX 30系對比上一代的RTX 20系整體性能提升了2倍,能效比提高了1.9倍,因此用戶翹首以盼。

但很快人們發現,他們面對的是英偉達的高端顯卡歷年來最嚴重的缺貨。

自發布3個月以來,性價比較高的RTX 3080、RTX 3070一直處於缺貨狀態,一卡難求。而被譽為“走量擔當”的RTX 3060Ti也處於嚴重的溢價狀態。

近期NVIDIA公司CFO科萊特·克雷斯表示,NVIDIA正面臨一些供應上的限制,無法滿足2020年第四季度的市場需求。他預測,由於目前市場的需求的確大大超出了顯卡芯片供應的範圍,加上整個行業的產能限制和較長的周期,產品供應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滿足需求。

除了英偉達外,AMD 剛剛上市的 Radeon RX 6800 系列也面臨着類似的問題,據了解由於客戶太多,競爭激烈,AMD僅僅分配到了15萬片晶圓產能,這已經達到了台積電給的配額的上限。

作為遊戲主機的芯片提供商,AMD芯片的產能缺乏還引發了遊戲機的搶購。11月份,索尼PlayStation 5(PS5)和微軟Xbox Series X / S(XSX)遊戲主機開售以來在全球都引發了搶購潮,比如在日本PS5開售當天由於預購量太多,線下門店沒有任何現貨。

原本售價3000多元的機器,在淘寶上被炒到了5000-9000元。

按照微軟首席財務官Jeff Stuart的預測,Xbox Series X / S的缺貨問題至少將持續至2021年4月。

在訂單量大漲的情況下,芯片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一些暗地里的生意開始冒頭。

“有的廠商訂單很緊急,等不了排隊,只能從現貨平台高價買”,楊洋表示,這些現貨平台的訂單來源往往有些不可言說之處,比如有些採購方的採購人員會在下單的時候多下一些,一部分是其所在的公司需要的,還有一部分就是給現貨平台的訂單。

採購人員多下訂單是一個“一箭雙鵰”的手段,一方面可以給現貨平台供貨,另一方面還搶佔了工廠的產能,導致有些企業拿不到產能時被迫轉向現貨平台。

芯片代工廠成最大贏家

而從根源來看,芯片代工廠們成為最大的贏家。

台積電今年前10個月的營收同比增長明顯,增幅均超過了10%,最高時更是達到了53.4%,前10個月的營收已超過了去年全年。

台積電預計,其2020年的營收在452.3億美元到455.3億美元之間,較2019年增加100多億美元,同比增幅超30%。

另一家代工廠聯電的財報也显示,在今年前11個月,其合併營收同比增長19.8%。市調機構集邦諮詢發布的預測,聯電四季度營收約15.69億美元,同比增長13%。

在A股上市的芯片代工廠商長電科技前三季度實現收入187.63億元,同比增長15.85%,盈利7.64億元,同比暴增520.17%,

在資本市場上,芯片代工廠們的股價也創出新高。12月7日,截至美股收盤,台積電股價報收106.39美元,總市值5518億美元,年內市值漲幅接近90%;而聯電的漲幅更為驚人,超過了250%。

聯電最近一年股價走勢圖

在A股市場,芯片集成和封裝測試服務提供商長電科技、楊傑科技等公司的股價在年內也上漲了超過100%。

“芯”機遇

隨着汽車對於芯片需求量的大幅度增長,汽車芯片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面臨着新的變化。

過去,車載芯片被恩智浦、英飛凌、德州儀器等傳統汽車芯片巨頭把控。但隨着汽車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涉及到與用戶交互越來越多,因此之前在消費領域的芯片巨頭比如高通、英特爾、英偉達也紛紛切入汽車芯片市場。

以高通為例,其涉足的汽車芯片包括車機芯片、自動駕駛芯片等領域。

在車機芯片領域,2014年高通發布602A車機芯片並與奧迪等車企簽署了合作,2016年又推出了820A車機芯片,在目前銷售的不少車型比如小鵬P7、理想ONE、比亞迪唐EV、路虎發現運動版都搭載了這一芯片。

在自動駕駛芯片領域,2017年的時候,高通首次披露了其研發自動駕駛汽車芯片的計劃。並在當年9月,高通推出了9150 C-V2X芯片,可允許汽車與汽車或信號燈等基礎設施之間互相溝通,並能與5G和其他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傳感器兼容。2016年12月,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向高通頒發了加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許可。

2019年初,高通發布了自動駕駛平台Snapdragon Ride,支持L1到L5級別的自動駕駛,高通表示,到2023年,他們的汽車芯片將用於量產的自動駕駛汽車當中。

在初入汽車芯片領域時,高通採取了收購的策略。2016年,他們發起了半導體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宣布以3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恩智浦(NXP)半導體公司,不過由於各方面原因這一交易最終失敗。

相比之下,英特爾成功通過收購進入了這一市場。2017年英特爾宣布,以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並與英特爾的自動駕駛事業部(ADG)合併,形成新的自動駕駛部門。

這一收購讓英特爾在自動駕駛領域前進了一大步。2019年,自動駕駛芯片成為英特爾最大增長的業務板塊,營收同比增長26%,佔領全球輔助駕駛芯片市場70%的份額。

2020年4月,英特爾宣布,Mobileye的EyeQ芯片已經賣出5400萬枚,被搭載在全球超過5000萬輛汽車上。

通過GPU業務切入,英偉達在自動駕駛芯片領域也佔有一席之地。2015年,英偉達發布了Tegra X1打造的全新智能汽車處理平台DRIVE PX。2016年9月的英偉達對外公布了比Drive PX更先進的Xavier平台,稱其可以提供L4自動駕駛能力的技術。

2019年,英偉達又發布了面向汽車行業的Orin,單片運算能力可達到每秒200TOPS,性能是Xavier的7倍,能夠覆蓋從 L2 級到 L5 級完全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將於2022年開始量產。

在國內,今年9月,理想汽車與英偉達宣布達成合作,旗下汽車將搭載英偉達最新一代的Orin系列芯片。

除了消費电子芯片巨頭跨界,在國內也迎來了國產替代的機會。

目前,國內汽車芯片主要以進口為主。據萬聯證券,國內汽車芯片進口率高達95%,其中動力系統、底盤控制和ADAS等關鍵芯片均被國外巨頭垄斷。

11月26日,在2020中國汽車供應鏈峰會上,長安汽車採購中心總經理閔龍提到,由於經濟下行疊加疫情影響,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生產大面積中斷、營收劇減、經營惡化;停工及資金鏈緊張,導致部分關鍵部件及原材料出現漲價潮,如硅金屬、电子芯片等;貿易戰造成部分企業被制裁,芯片、電容等卡脖子件存在斷供風險,關鍵部件自主可控成為當務之急。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9年恩智浦、英飛凌、瑞薩、德州儀器和意法半導體保持汽車芯片廠商的前5名,這五家企業的市場份額佔比合計達50%。

圖片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

不過近年來,國內廠商也紛紛在汽車芯片領域開始發力,其中包括部分汽車主機廠。

比如比亞迪。2004年,他們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深圳比亞迪微电子;2005年,比亞迪組建了IGBT研發團隊,正式布局IGBT產業。到了2008年,又以1.71億元收購了中緯積體電路(寧波)有限公司,並更名為寧波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

2009年9月,比亞迪第一代IGBT芯片研發成功。到目前為止,其IGBT芯片已經更新到了第四代,月產能達到5萬片,預計到2021年可達到10萬片/月。

2019 年,比亞迪在國內車規級IGBT 模組市場份額18%,排名第二,僅次於英飛凌。

因此,在此次大眾汽車受到芯片不足的影響時,比亞迪表現淡定,稱公司在芯片等方面有一整套產業鏈,不僅可以充分自給,還有餘量外供。

2020年5月和6月,比亞迪半導體完成了A輪和A+輪融資,吸引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中金資本入股,總融資金額高達27億元,估值也從75億漲到300億元。

另外北汽、上汽、吉利也都紛紛與芯片廠商聯手,入局芯片市場。北汽產投與Imagination集團共同簽署協議,合資成立北京核芯達科技有限公司;吉利集團與Arm中國合資建立了湖北芯擎科技;上汽與英飛凌合資組建IGBT企業上汽英飛凌汽車功率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新造車企業中,理想和蔚來均已搭建自動駕駛團隊,並開始了自動駕駛芯片自研進程。

而地平線等一批非汽車行業企業也瞄準了汽車芯片。

地平線在2019年8月推出征程二代,成為了國內首款車規級AI芯片。今年9月,地平線發布了新一代高效能芯片征程 3,支持 L3-L4 級自動駕駛,此外地平線還計劃推出性能更為強勁的車規級AI芯片征程6。

今年以來,汽車芯片行業也迎來了政策的利好。2020年9月19日,由國家科技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作為國家共性技術創新平台牽頭髮起的“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目標是推動構建完整的關鍵汽車芯片自主供給體系和內循環格局,保障產業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升國內汽車芯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不過芯片國產替代進度並非一蹴而就。由於涉及到車輛安全問題,車規級芯片製造工藝和可靠性等方面要求較高,而且還需要嚴格的測試,這些都需要時間。

不過好的一面是,雖然目前國內的芯片雖然與國外水平仍有差距,但也正逐步獲得市場的認可,比如比亞迪、傑發科技等企業已經開始打入了產業鏈。

太多人在期待中國汽車芯片逆襲的那一天。

*本文為全天候科技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在後台回復“轉載”二字,獲取轉載格式要求。

【本文作者作者 | 張吉龍 編輯 | 安心,由合作夥伴微信公眾號:全天候科技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急需用錢就找三民區當舖.苓雅區當舖,利息低輕鬆借輕鬆還

鳳山汽機車借款免留車,不必擔心無車可用

台北借錢公司,即時紓困快速周轉    

房屋借款該注意什麼?

刷卡換現金怎麼選最划算

※找尋鳳山當舖合法安全的融資公司

台北汽車借款流程有哪些?

三家PE聯手投了傑士邦

高瓴又出手了。

這一次,高瓴資本、博裕資本、松柏投資入股避孕套品牌傑士邦母公司。()獲悉,日前,人福醫藥發布公告稱,高瓴資本、博裕資本、松柏投資三家投資機構旗下基金正式成為其子公司樂福思集團的股東。

相比樂福思,旗下安全套品牌傑士邦更為人熟知,這是中國本土安全套品牌,由人福醫藥創辦。2006年,人福醫藥曾將其70%的股權出讓給全球隔絕性衛生防護用品企業Ansell,又在2017年與中信資本一起收購買回,直到此次再度出讓部分股權給高瓴資本等PE機構。

1987年,人福醫藥靠着2000元起家,如今成為了一家近500億市值的公司。它與傑士邦之間的分分合合,也成為外界津津樂道的故事。

三家PE聯手:

2億美元投了傑士邦母公司

12月9日,人福醫藥發布公告稱,旗下樂福思股權已完成交割,高瓴資本、博裕資本、松柏投資三家投資機構旗下基金正式成為樂福思集團的股東。

一個月前,人福醫藥曾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RFSW Investment Pte. Ltd.(人福新加坡)擬轉讓其持有的LifeStyles Healthcare Pte. Ltd.(樂福思集團)40%股權,轉讓價格為2億美元。交易完成后,人福新加坡仍持有樂福思集團20%股權,樂福思集團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當時,這場交易的對象就包括高瓴資本、博裕資本和松柏投資:

根據公告,LFSY Holdings控股股東的資金來源於高瓴資本管理的美元基金;Autumn Appaloosa是博裕資本集團的控股子公司;Care Capital資金來源於松柏投資管理的投資資金。

梳理交易中涉及的主體之間的關係:人福新加坡是人福醫藥的全資子公司,2017年5月設立;此次出售股權的樂福思集團,由人福新加坡和中信資本共同註冊成立,二者此前的持股比例分別為60%和40%。設立完成后,樂福思集團以4億美元收購了全球隔絕性衛生防護用品企業AnsellLtd.的全球兩性健康業務。

此後,樂福思集團擁有了Ansell在美國、日本、澳洲、巴西、泰國等60多個國家運營的18個安全套品牌,包括Lifestyles、SKYN、Manix、Unimil等品牌。而人福醫藥於1998年創辦的安全套品牌傑士邦,曾在2006年賣給Ansell,也隨着2017年的收購再度回到了樂福思集團。自此,樂福思集團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安全套企業。

靠2000元起家,

幾名武大研究生做出400億市值

樂福思的母公司人福醫藥,背後是一個從2000元起家的傳奇創業故事。

1987年,武漢大學的7名研究生(艾路明、周漢生、張小東、張曉東、潘瑞軍、賀銳、陳華)決定一起下海創業。隔年,他們懷揣湊來的2000塊錢,在武漢洪山區註冊成立了“當代生化技術研究所”,這就是人福醫藥集團的前身。

他們首先瞄準的一個項目,是從尿液中提取尿激酶用來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為此,他們包下武漢的公共廁所,又租下一個廢棄停車場作為加工車間,白天蹬着三輪車去收集盛滿尿液的塑料桶,晚上到廠房做提取加工。學哲學出身的艾路明曾回憶那段時光,他說:“我們是幸運的一代,趕上了好時候。”

1990年,艾路明等人又成立了武漢市當代科技發展總公司。第二年,武漢東湖開發區開始扶持高科技企業,他們以當代生化技術研究所的名義與葛洲壩集團進行技術轉讓與合作,組織生產,並獲得了國家級的貸款。1993年,公司有了三項主要業務:尿激酶、赤黴素、原子灰,資產已達數百萬。

這一年,當代發展和中國人福新技術開發中心等三家公司共同成立了“武漢當代高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即當代科技)。到1995年,當代科技已經發展成為擁有總資產1.4億元的大型企業,並與1997年在A股上市(截止今天發稿,市值為493.16億)。

1997年10月20日,當代科技正式更名為武漢人福高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也由“當代科技”改名為“人福科技”,直到2013年3月,公司又正式更名為“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

人福醫藥是湖北省第一家上市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也是國內生產“芬太尼”的龍頭企業,而其股東艾路明一直被認為是隱形的湖北富豪。

人福醫藥和傑士邦的關係也值得一提。1998年,人福醫藥集團推出了安全套品牌傑士邦,這是一家起步於武漢的本土品牌,不過到了2006年時,傑士邦大股東人福醫藥以1.37億元人民幣總價向Ansell出讓了70%的股權。彼時,傑士邦整體估值約為1.96億元,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25%,僅次於杜蕾斯。

據悉,當年賣掉傑士邦,一方面是為了緩解緊張的現金流,另一方面是因為人福醫藥確定以醫藥為主營業務,並開始剝離非醫藥產業。不過,11年後的2017年,人福醫藥又通過樂福思賣回了傑士邦在內的更多兩性健康業務,直到此次又出讓部分股權給了三家PE機構。

各個細分賽道都有機會

醫療大健康將成為第一大糧倉

實際上,樂福思此次的接盤方——高瓴資本、博裕資本、松柏投資均在醫療健康領域有着自己的布局。

近年來,高瓴資本頻繁在醫療健康領域投資。其中包括原料行業、流通渠道如藥房及線上藥店、CRO/CDMO(創新葯外包)企業、各專科醫院、醫療服務如第三方醫學檢驗等很多家知名大健康領域等。投資企業包括愛爾眼科、通策醫療、錦欣醫療、恆瑞醫藥、信達生物、邁瑞醫療、微創醫療、凱萊英等。

成立於2011年的博裕資本也在醫療健康領域頻頻出手。2019年1月,民營體檢公司愛康集團完成私有化,博裕資本便作為買方之一參与其中。此外,博裕資本曾投資過葯明康德、基石葯業、同潤生物醫藥、騰盛博葯、賽神醫藥、德昇濟醫藥等醫藥公司。不過在博裕資本的投資版圖裡,有關兩性健康的標的並不多。

作為本次投資方之一,松柏投資是以消費醫療特別是口腔醫療產業為主要投資方向的投資和運營平台。投資企業包括摩爾齒科、同步齒科、恆倫醫療、惠州口腔醫院、河源恆信口腔醫院等。

如果說2020年哪一領域最受VC/PE 關注,非醫療健康領域莫屬。除了以上三家投資機構以外,紅杉資本、IDG資本、君聯資本等綜合型機構在醫藥健康領域持續發力。除了頭部機構和專註於醫療健康領域的垂直機構以外,有不少投資機構開始轉向生物技術、製藥與器械領域。

從2018年開始,對大多數市場化VC/PE機構來說,募資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在疫情期間,專註於醫療健康領域的基金募資相對容易很多。今年11月,啟明創投宣布已經完全關閉第七期美元基金的募資,新基金的規模為12億美元,這是截至目前公開可查的年內最大一筆主要關注中國市場的美元風險投資基金,而這筆基金主要專註於醫療健康和TMT兩個領域的早期投資。

當投資機構手裡握着充足資金后,醫療領域的融資節奏也在加快。一般一個好的醫療項目從接入機構,啟動融資,到整個關閉,基本上只需兩個月的時間,“1個投資名額,17家機構哄搶”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今年5月,深圳華大智造完成10億美元B輪融資,這是國內基因領域最大融資額;6月,北京博奧晶典完成超8億元Pre-IPO輪融資,獲得國內體外診斷領域最大融資額;同月北京美聯泰科生完成1億元B輪融資,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POCT化學發光領域單筆最大融資額之一。

此外,醫療領域也迎來了IPO大年。來自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數據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共有30家企業上市,直逼2017年,融資規模也突破歷史新高,達到395.06億元,而這些上市公司背後更是不乏VC/PE的身影。

“醫療大健康會是中國未來最大的產業,沒有之一。”不久前,某位院士在中關村論壇上直言。眼下,包括醫療器械在內的整個大健康產業炙手可熱,但華蓋資本創始合伙人、董事長許小林提醒,醫療大健康終將成為第一大糧倉,但這不是一個可以靠砸錢快速賺錢的行業。

【本文為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註明來源(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繫授權。如不遵守,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當舖可典當的物品有哪些?

※找尋台北當舖,可以台北汽車借款台北機車借款免留車服務

房屋借款該注意什麼?

※推薦優質三重當舖,機車借款免留車首選

中和當舖利息如何計算?抵押期限多久?

※為何支票貼現銀行限制多?

台中汽機車借款免留車,借款不求人!

社區團購醞釀巨變

日前,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別只惦記幾捆白菜,科技創新更令人心潮澎湃。”,再次讓社區團購這個“菜市場”受到了全民關注。

巨頭們趨之若鶩的社區團購,竟然有玩家已經打退堂鼓了。據晚點LatePost 12月9日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哈啰出行已經放棄了試水了半年左右的社區團購業務,並在探索新的模式。

報道里提到,哈啰出行的社區團購業務“哈啰惠生活”開團峰值曾超過1000個,但是絕大多數都無法達到盈虧平衡。可以猜測,不賺錢是哈啰出行放棄社區團購的一大原因。

當美團、滴滴、拼多多們誓言要拿下社區團購時,當阿里京東還在跑步進場時,社區團購賽道,在上演的其實是一場看不到頭的戰爭。哈啰出行本身相較這些巨頭沒有明顯優勢,及時止損未嘗不是最好的選擇。

看似如日中天戰局膠着的社區團購賽道,可能正在醞釀一場格局驚變。

資本吞噬

不只是哈啰出行,社區團購的實力玩家興盛優選,似乎也在萌生退意。

12月初,億邦動力獨家消息表示,美團和拼多多曾拋數十億爭搶興盛優選控制權。有業內人士披露興盛優選曾報價100億美金,但美團給出的最終價格只有60億美金。后興盛優選對此予以否認。

無論興盛優選最終是否考慮賣身,其與巨頭都已走的越來越近。今年7月份騰訊已經投了興盛優選,是所有投資方中唯一的巨頭資本。而最新消息指出,快手宿華曾在11月帶隊考察興盛優選總部,有意參与其最新一輪融資。

另一方面,興盛優選還面臨着巨頭們的持續衝擊。根據此前相關報道數據,興盛優選除湖南以外的地區,在美團和拼多多的衝擊下,整體GMV下降了30%到40%。

興盛優選的壓力可想而知。在社區團購普遍虧損的情況下,美團們的彈藥可以自給自足,而興盛優選則要靠資本輸血。這場仗打得越久,可能會對興盛優選越不利,這一點,興盛優選不可能不知道。

目前來看,美團和拼多多們的衝擊猛烈程度短時間內不會減弱,興盛優選如果不能在業務上打出一次優秀的反擊戰,將控制權賣掉,歸順強敵,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了。而最新的消息是,京東集團宣布將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

全力整合

社區團購先來後到的緊迫感,正在刺激着巨頭們的進一步資源和資本整合。

據媒體報道,京東將京喜事業部直接升級為事業群,並將社區團購業務整合進其中,由劉強東親自帶隊。而上月末,內部人士就曾透露京東正在籌劃“京東優選”社區團購項目,方式是將四個內部社區團購業務進行整合。

不只是對內部資源進行快速整合,京東還通過資本手段進行搶跑。據時代周報,近日京東已對美菜網旗下社區團購業務——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值得注意的是,美團曾在2015年投資過美菜網。

儘管沒有像美團、拼多多和滴滴那樣高調宣稱“拿下社區團購”,但京東的系列動作已經表明,其對社區團購的重視程度並不亞於美團們。另一方面,由於入局較晚,京東也必須快跑進場,而現有資源整合以及收購是一種捷徑。

同樣晚進場的還有阿里,今年9月盒馬優選事業部的組建被認為是阿里正式進軍社區團購的標識。不過眼下阿里的動作也在加速,十薈團於11月30日獲得最新一輪融資,阿里巴巴是領投方之一。此前阿里已多次投資十薈團,最早的一次是2019年初的A輪融資。

一邊給十薈團輸血,另一邊則與十薈團協同做社區團購。據近日報道,十薈團正在和村淘合作,且進行的比較順利。而對於內部的盒馬、餓了么、菜鳥等參賽者,阿里則在嘗試進一步釋放它們的協同效應,比如讓淘寶為盒馬引流。

雖然阿里京東進場晚於滴滴、美團、拼多多,但他們在生鮮零售上的資源和資本優勢,在加速整合下必然會釋放出更多的動能,對其他玩家形成衝擊。

致命潛伏者

雖然社區團購目前聲量最大的都是互聯網巨頭,但社區團購這麼誘人的賽道,絕對不會只是互聯網巨頭的遊戲。

據財聯社統計,大量不同領域的上市公司已經入局社區團購賽道,或自建全套設施,或發力線上渠道,或從供應端切入。

比如做供應鏈服務的怡亞通將進一步完善旗下社區團購業務——小怡家的城市布局;連鎖商超企業中百集團已上線多款社區團購小程序;綜合產業鏈服務企業供銷大集的子公司已依託門店自建社區團購群。此外,還有家家悅、雪人股份、拉卡拉、蘇州高新等,均以不同方式參与到社區團購這場賽跑中。

某種意義上,相對於聲勢浩大,揚言要吃掉所有市場的互聯網巨頭們來說,這些各領域的頭部玩家其實是一個潛伏者,他們現階段的動作並不是非常大,更搶不了美團、滴滴和拼多多們的風頭。

但從區域化戰事的格局看,他們很可能會藉助“地頭蛇”屬性伺機對“強龍”們發起偷襲,讓對手高開低走。畢竟社區團購業務並不輕,除了線上渠道,線下門店、倉庫、物流都能左右社區團購服務的效率,而這些重資產正是很多區域化潛伏者的優勢所在。

巨變在即

美團、滴滴、拼多多們的高舉高打,為社區團購賽道帶來了第一次大地震。目前來看,美團、滴滴和拼多多的低價三國殺,已經提前推動了行業的洗牌,興盛優選一旦落入巨頭口袋,當前的鼎立格局可能會迅速向某一方傾斜。

當然,最大的變數還是阿里和京東,目前來看他們的打法遠沒有美團們激進和大膽,但是持續快速的資源和資本整合,已經明示他們會在不遠的將來可能會徹底放開手。

所以社區團購的戰事熱度必定還會繼續升級,價格戰會在更多地方拉開帷幕,如果阿里和京東也立志無論如何都要拿下社區團購的話,屆時我們可能將看到社區團購最血腥的一面。

這似乎是個死局,同一塊肉,如果誰也不肯鬆口,最後這塊肉可能是平均分,也可能被力量更大的嘴搶了去。不過至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社區團購戰事緊迫,眼看對手攻城略地必定如坐針氈,一場大局變正在慢慢逼近。

【本文作者劉曠公眾號,由合作夥伴微信公眾號:劉曠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中和當舖是合法的借錢管道

中山區汽車借款.中山區機車借款條件是什麼?

※借錢不用看人臉色,24小時當舖隨時可借!用心為您

屏東汽機車借款免留車,不必擔心失去代步問題

※借錢免保人,支票借錢讓您安心借輕鬆還,支票變現金。

刷卡換現金怎麼選最划算

高雄票貼借貸流程很複雜嗎?最高可借多少?